國發會公布最新景氣燈號,連續第4個月,亮起呈現景氣低迷的藍燈,創14年新低。強調全球景氣低迷,終端市場需求不振,加上產業鏈持續調整庫存。貿易面、金融面、信心面指標低迷,顯示國內景氣持續下探。
立法院今天審議《產業創新條例》草案,被外界認為是「台版晶片法案」。雖然朝野各黨團立委有高度共識,也給予修法肯定,但對於草案中的「先進製程」,或是「前瞻創新」等定義,仍認為不夠清楚,尤其許多細節,要待母法三讀後,才能在子法訂定。就有立委希望,相關研發費用規模,應盡早確認。
台積電持續海外布局。繼美國設廠後,再傳出考慮在日本另建第2座新廠。台積電僅低調回應不排除,但目前沒具體規劃。至於台積電赴美設廠,引發供應鏈「去台化」質疑。經濟部長王美花駁斥,認為是中國媒體炒作,打擊台美友好關係。
美國近來催生晶片法案,下一步希望奪回全球半導體主宰地位。雖然英特爾市佔率目前落後台積電、三星,但台積電美國廠預計2至4年內,量產4奈米、3奈米。國內半導體專家指出,台灣在地生產優勢不再,加上這次台積電上下游供應鏈也跟著赴美,未來合作廠商名單可能遭對手掌握,削弱台積電優勢。
台積電將在美國時間12月6日舉行美廠首批機台移機典禮,屆時美國總統拜登也會出席,顯現出台積電赴美設廠的重要性。對於外界質疑,台灣可能失去關鍵技術地位,有學者不認同這樣的說法,認為台積電絕大部分先進的製程,都還是在台灣本土。
台積電衝刺美國亞利桑那新廠的2024年量產目標,根據台積電的計畫,傳出2023年美國廠員工人數目標,預計將增加到2000人,相較今年翻倍成長。經濟部長王美花說:「台積電去美國的這個部分,那我想劉德音董事長也明確跟大家講,我們這個就是500個員工,這個是台積電很清楚讓大家可以知道,所以這個員工數是台積電最清楚,那他們都是有定期的契約,所以這是一個國際的,環境的人才交流。」經濟部部長王美花表示,對於台
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廠,美國時間6日將舉行移機典禮,美國總統拜登也會出席。原本這座新廠預計生產5奈米晶片,根據彭博社報導,新廠2024年啟用後,將立即生產4奈米晶片。原因是蘋果等美國客戶,要求台積電供應更先進製程晶片。台積電對此沒有回應,不過,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美廠4奈米製程,不會有技術外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