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務院公布年度人權報告 揭中國施壓台企投放廣告自由

美國國務院13日公布各國2024年度人權報告,其中台灣過去一年人權狀況雖無重大變化,但在勞工權益、加班費與工時、外籍移工保障等方面仍不足,甚至部分農村地區仍有童婚現象存在。此外,報告中也提及中國對台灣企業在台灣媒體上的廣告投放施壓。
中國以商業利益影響台企刊登廣告自由
報告指出,中共向在中國有經營業務的台灣企業施壓,要求不得在曾刊登批評中國內容的台灣媒體上投放廣告。
不過報告同時也顯示,台灣透過《憲法》保障新聞與媒體人員言論自由,因此擁有獨立媒體、有效司法制度及運作正常的民主體制。
台灣基本工資未保障所有勞工
針對勞工部分,報告指出,台灣法定的基本工資雖然高於衛福部所定的貧窮線標準,但基本工資適用範圍並未涵蓋管理人員、醫師、園丁、保鑣、自雇律師、公務員及家庭看護工等群體,並特別指出遠洋漁業外籍勞工與外籍家庭看護工等族群,因缺乏工時規範,因此實際薪資低於全國基本工資。
加班費或工時違規情況普遍
至於台灣企業在給予加班費與工時延長的違規狀況上,報告顯示最常發生於白領勞工、雇用外籍移工的製造業、家事服務業與漁業等職業類別,這些違規企業通常會要求員工接受額外補休、而非支付加班費。
另外,台灣的大型企業也常阻撓員工成立工會,此現象在科技業尤為突出,常見手段包括將籌組工會者列入升遷黑名單,或將其調往其他部門。
外籍勞工保障不足
報告引述台灣官方數據指出,全台共有逾8萬7千名移工與合法雇主失聯,這些無證移工主要集中在家庭看護工與製造業,而他們可能僅能以非正式方式受雇,而無法享有相關勞動保障。
報告也提及,雖然台灣勞動部提供多語言24小時免費諮詢專線,讓外籍勞工可獲免費法律諮詢、申請緊急安置、檢舉雇主虐待及申訴延遲發薪等情況,但外籍移工往往會擔心雇主因此終止合約而不願通報。
遠洋漁業勞動檢查資源不足
根據報告提及,台灣政府目前共配置1033名勞動檢查員,雖然數量接近國際勞工組織標準,並曾揭露批發、物流、住宿與餐飲等行業超時加班問題,但在遠洋漁業的檢查資源經常不足,外籍漁工常遭不當對待,卻難以使用熱線通報。漁業署也坦承,每年需檢查約676艘船隊、4989名外籍漁工,人力確實不足。
受限國際政治地位 缺乏難民保護機制
在難民保護方面,報告指台灣受限於特殊政治地位,無法與聯合國及國際人道組織合作,對難民、尋求庇護者提供保護與援助,目前也未有庇護難民制度相關法規。不過報告也提到,對於尋求庇護的中國人士與在台香港人士,台灣政府會視個案允許其留在台灣,並提供安置與人道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