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
-
丹麥發展新綠能 電子甲醇供航運燃料
|全球在全球加速減碳並尋找替代燃料的趨勢下,北歐丹麥南部小鎮卡索坐落著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子甲醇工廠,利用再生能源、水與二氧化碳生產可取代傳統化石燃料甲醇的綠色替代品。同時在腓特烈西亞,歐洲少數的低碳氫能廠也已經啟用,它是透過太陽能與風能製造氫氣,持續推動清潔能源發展。
-
澳洲太陽能共享計畫明年上路 家戶每日可獲3小時免費電力
|全球澳洲政府宣布,全國裝有智慧電錶的住家,未來每天可獲至少3小時的免費太陽能電力,建議民眾可在這段時間安排洗衣機運作或幫電動車充電。這項政策明(2026)年7月起將先於新南威爾斯、昆士蘭和南澳等3州上路,屆時無論自住或租屋、家中是否安裝太陽能板均可適用。
-
雲林業者擬設屋頂型漁電共生場 村民以車擋路阻擋施工
|地方雲林縣口湖鄉謝厝今(4)日上午有光電業者要進行屋頂型漁電共生場施工,被當地村民以車擋路阻擋施工、雙方對峙。當地村民表示,因為口湖鄉地勢低窪,之前曾因連日下雨,造成許多光電場周邊道路淹水多日未退,希望動工前業者能保證做好排水設施,才能與村民達到共識。
-
瑞士鐘錶城建太陽能熔爐 回收廢鐵打造永續新解方
|全球瑞士鐘錶重鎮啟用2座太陽能熔爐,透過綠能高溫回收鋼鐵廢料,重新煉製不鏽鋼。面對金屬資源短缺,這項技術不但減少進口依賴,更朝零碳排邁進,為精密製造業打造永續新解方。
-
多颱之國 台灣通訊韌性真的無礙?【新聞實驗室】
|文教科技你有想像過如果有一天網路中斷,手機訊息傳不出去、地圖也打不開,要如何跟其他人聯繫嗎?今(2025)年7月丹娜絲颱風重創嘉南,部分地區通訊一夕全斷,成了訊號孤島,當時引發不小恐慌。面臨電線桿倒塌和基地台毀損,該怎麼辦?除了等待通訊業者修復訊號,日常中還能先做哪些準備?
-
全球再生能源發電量超過燃煤 歐美化石燃料依賴反增
|全球全球電力需求不斷上升,不過根據能源智庫Ember最新數據,2025年上半年,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總量增幅超過全球電力需求的增長,再生能源合計的發電量也首次超過燃煤發電,專家表示,這意味綠能已經能支撐新增的電力需求,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和印度引領這波綠能成長、歐美國家卻比以往更依賴化石燃料。
-
憂烏山頭水庫光電影響水質 水利署:每年檢測5次
|環境配合太陽光電政策,烏山頭水庫3年前設置水面型太陽能光電板,設置面積約11.5公頃,不過這種水面浮力式太陽光電板也引發民眾對水質汙染與景觀破壞的擔憂。對此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強調,這光電板面積僅占水庫面積的1.12%,每年也都會5次的水質檢測,報告也都會給相關單位備查。
-
紐約水牛城建鋰電池儲能系統 防極端氣候穩供電
|全球面對極端氣候威脅,美國紐約水牛城打造全州最大鋰電池儲能系統,占地逾1公頃,可在暴風雨或熱浪來襲時,為1萬5000戶家庭供應2小時電力。儲能雖可以穩定電網、降低停電風險,但也引發居民安全疑慮。業者強調他們會全程監控,可透過遠端即時關閉來確保社區安全。
-
太陽能飛機爬升9521公尺 瑞士飛行員刷新紀錄
|全球瑞士飛行員日前駕駛太陽能動力飛機,挑戰1萬公尺高空,也就是商用客機的飛行高度。雖然最後只爬升到9521公尺,但仍然創下太陽能飛機的高度紀錄,寫下里程碑。
-
涉勒索綠能業者300萬回饋金 屏東村長等4人遭起訴
|地方屏東爆出首例綠能弊案,有綠能公司在萬巒租地要蓋太陽能發電系統,當地村長卻以施工噪音等為由,多次帶人到案場滋擾,藉此逼迫業者支付回饋金。檢方獲報調查後,將涉案4人依貪污、強制等罪嫌提起公訴。雲林麥寮2020年也爆出當時的鄉長,假藉爭取回饋金為由發動陳抗,向風電業者勒索320萬,如今一審判決出爐,鄉長依貪污罪判5年6個月,褫奪公權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