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履歷

  • 國定假日增4+1天 勞長提醒假日出勤須給雙倍薪

    |產經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修法,讓國定假日增加4+1天,上午來到立法院的勞動部長洪申翰表示,勞動部作為行政部門,會協助已經通過的法規執行,並提醒雇主注意《勞基法》,而如果雇主徵得勞工同意,在國定假日出勤必須給雙倍工資。

  • 企業導入AI協助招聘 學者籲借鏡歐美規範保障勞工

    |文教科技

    AI應用在生活各個層面,現在也有企業希望導入AI來徵才,但國內目前的法規對勞工有保障嗎?學者建議可借鏡美國和歐盟的規範,並提出3大重點,例如在徵才時應明確告知使用AI,讓勞工有選擇的權利,徵才最後的結果也不能全仰賴AI單方面決策。

  • AI助新鮮人快速生成履歷 30秒產500字自傳

    |文教科技

    AI工具應用範圍擴大,被稱為「數位原生代」的00世代,對AI工具更為熟悉。最近畢業季,有應屆畢業生以AI生成自傳履歷,只需30秒解決求職困擾。但學者指出,AI快速生成或許言之有理,未必言之有物,重點是有無符合徵才的專業要求。

  • 美共和黨眾議員桑托斯學經歷造假 麥卡錫:應靜候調查

    |全球

    美國紐約州的共和黨籍眾議員桑托斯(George Santos)選後被揭發學經歷都造假,財務狀況也出現爭議,受到調查。面對地方黨籍官員施壓,要求他請辭的聲浪,桑托斯拒絕辭職,眾議院新科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也認為應該靜候調查。不過眾院民主黨領袖傑佛瑞(Hakeem Jeffries),重砲批評桑托斯是個徹頭徹尾的騙子。

  • 福島食品解禁 消基會籲建立食品履歷制度

    |生活

    行政院宣布解禁日本福島食品,祭出3原則、3配套,從「禁止特定地區進口」改為「禁止特定產品進口」,並針對風險品項要求輻射安全和產地的雙證明。民間團體認為,在尚未獲得全民共識的情況下,依舊無法消除人民的疑慮。

  • 桃園社宅採耐震系統工法 結構安全更佳

    |社福人權

    桃園社會住宅,今年可入住的戶數將會達到1500戶以上,而目前正在蓋的平鎮一號社會住宅是公共工程首次採用「建築安全履歷耐震系統工法」,不但降低人為因素的風險,更大大提升施工品質的控管,讓建築結構安全更上一層樓。 不同於傳統工法,工人們像組合積木一樣快速將鋼筋模組拉起,再用鐵絲綁緊,桃園平鎮一號社會住宅是第一個採用建築安全履歷耐震系統工法的公共工程,希望將社宅結構品質再升級。 建築安全履歷協會理事長戴

  • 新竹縣推烏豆在地履歷 學生落田體驗採收

    |

    新竹對舊年開始,推動烏豆仔的產銷履歷,到今已經有十外間學校的營養午餐,食會著在地烏豆。為著予學生囡仔了解作田的艱苦,農會也特別tshua7學生,來去挽烏豆。 擘開殼仔一粒閣一粒,烏甲發光的烏豆,出現佇眼前,新竹縣這幾年捒在地農產品進入校園的營養午餐,其中烏豆真受學生歡迎,為著欲予學生更加了解烏豆,特別tsuah in來黑豆田體驗。 現場閣安排利用烏豆粉佮烏豆做烏豆潤餅,薄薄的餅皮共烏豆包牢,食起來

  • 新竹縣推烏豆在地履歷 學生落田體驗採收

    |

    新竹對舊年開始,推動烏豆仔的產銷履歷,到今已經有十外間學校的營養午餐,食會著在地烏豆。為著予學生囡仔了解作田的艱苦,農會也特別tshua7學生,來去挽烏豆。 擘開殼仔一粒閣一粒,烏甲發光的烏豆,出現佇眼前,新竹縣這幾年捒在地農產品進入校園的營養午餐,其中烏豆真受學生歡迎,為著欲予學生更加了解烏豆,特別tsuah in來黑豆田體驗。 現場閣安排利用烏豆粉佮烏豆做烏豆潤餅,薄薄的餅皮共烏豆包牢,食起來

  • 蘇宣示明年營養午餐全用國產食材 提升獎勵

    |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仔出席「學校午餐,就愛全面採用國產食材」的宣示儀式;他講未來只要學校全面使用國產食材,學校著會使向政府請獎勵金,每一个學生的菜錢,就會使對3塊半,增加到6箍,加2箍半的補助。 為了照顧國中小學童飲食健康,能吃到優質安全的國產農產品,行政院以「食安五環」政策,提升學校午餐食材生產管理與安全。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指出,將協助食材供應業者,取得三章一Q的食材,讓明年的學校午餐,全面採用國產

  • 蘇揆宣示提高每餐獎勵金 讓學校午餐全面採國產食材

    |

    為了照顧國中小學童飲食健康,能吃到優質安全的國產農產品,行政院以「食安五環」政策,提升學校午餐食材生產管理與安全。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指出,將協助食材供應業者,取得三章一Q的食材,讓明年的學校午餐全面採用國產食材。 陳吉仲說明:「產銷履歷增加1.5元,有機增加4元,這個無非就是要讓辛苦農民,作產銷履歷跟有機的農產品,可以直接讓我們的消費者,我們的小朋友可以來享用,院長已經有宣布,明年開始,所有的學校午

相關標籤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