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化
-
科學家培育抗暖化珊瑚礁 盼生態系統永續
|全球人類不斷排放溫室氣體導致地球暖化,各地的海洋過去幾年溫度不斷升高,珊瑚在高溫海水壓力下大量死亡白化,已蔓延到全球84%的珊瑚礁。科學家正積極研究,希望能培育出更能對抗暖化環境的珊瑚礁,不要讓這個獨特的生態系統從地球上消失。
-
瑞士建空中水霧灌溉場 研究助森林抗旱
|全球瑞士科學家為了要了解乾燥空氣對松樹林的影響,特別在境內最炎熱乾燥的「費恩森林」,搭建高空水霧灌溉場,實驗發現在相同濕度下,空氣越乾燥,樹木更急著從土壤吸水。
-
極端氣候影響全球高溫 義大利推地下洞穴考古兼消暑
|全球極端氣候影響全球,各地出現高溫,各地紛紛推出避暑旅遊行程,義大利有業者推出地底考古遺址的洞穴旅遊,民眾能在自然降溫的環境下參觀洞穴。而波士尼亞則有中海拔山區的度假勝地,在夏季開放避暑,讓遊客可以躲避平地的高溫。
-
阿爾卑斯山冰川活動頻 安全限制與當地觀光成兩難
|全球阿爾卑斯山區升溫速度是全球平均的2倍,冰河消融崩塌也日益嚴重。瑞士5月底才發生永凍土溶解,土石流淹沒村莊;在義大利北部的瓦爾費雷山谷上方,陡峭的冰河消融與活動也變快變多,當局密切監控,但相關安全限制措施也引發居民與旅遊業的反彈。
-
海冰流失迫北極熊陸上捕食 體內驗出PFAS污染物
|全球北極暖化加劇,衝擊依賴海冰捕獵的當地居民與野生動物。為研究極地環境對北極熊的影響,挪威極地研究所前往斯瓦爾巴群島採集北極熊的脂肪與血液樣本,結果發現體內含有永久性化學物質PFAS(批法斯),專家認為可能跟海冰減少、北極熊改變覓食方式有關。
-
海平面上升加速 西班牙巴塞隆納海岸線倒退
|全球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美麗的海岸線,正受到暖化海平面上升與極端氣候的嚴重侵蝕,巴塞隆納南部的蒙特加,每年海灘向內縮減將近1公尺之多。專家警告,如果再不加快因應的話,夏日沙灘戲水的傳統小確幸,恐怕將會走入歷史。
-
暖化、禽流感衝擊海鳥生態 挪威蓋海鳥旅館復育
|全球北極海域的海鳥正面臨著生存危機,挪威北部的賞鳥天堂因為暖化魚群減少,部分海鳥已經開始吃莓果充飢。近年來禽流感也造成數萬隻海鷗死亡,有漁民就堆疊巢箱搭建了海鳥旅館,為牠們提供安全的繁殖與生存空間,希望盡快幫助族群復育重生。
-
暖化助長病媒蚊北漂 登革熱攻進歐陸
|全球氣候變遷不只帶來熱浪與洪災,還正在改寫全球傳染病版圖。像是登革熱、屈公病,茲卡病毒與西尼羅河病毒等,過去好發於熱帶與亞熱帶國家的疾病,都因為暖化助長病媒蚊蟲北漂,前進歐美溫帶甚至高緯度地區,登革熱已經成為歐洲增長最快的傳染病之一。
-
歐洲入夏屢見破40°C高溫 研究:GDP恐受衝擊縮0.5%
|全球歐洲最近持續被極端高溫壟罩,造成生產力下滑、用電飆漲,出現大量健康與森林野火等問題。一項研究顯示,今(2025)年歐洲GDP平均將因此減少0.5%,西班牙升溫超過攝氏10度,GDP損失更上看1.4%。歐洲環境署最新警告,如果無法有效遏止暖化,到2100年時,歐洲將面臨升溫攝氏7度的衝擊。同一時間川普的大而美法案上路,大砍再生能源補助,回歸高污染化石能源,對全球氣候危機又是一記重拳。
-
每年可在深海儲存6500萬噸碳 南冰洋浮游生物成減緩暖化要角
|環境海洋具有吸收二氧化碳、減緩全球暖化的重要功能,其中南冰洋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就佔了全球海洋的40%。最新研究發現,生活在南冰洋的橈足類浮游生物,會在深海中燃燒體內儲存脂肪以度過冬天,每年可藉此將6500萬噸碳運送到至少500公尺深的海中儲存,是南冰洋中最主要的二氧化碳吸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