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化
-
暖化延長昆蟲繁殖週期 專家憂衝擊整體生態
|全球隨著暖化氣溫升高,法國科學家發現有些昆蟲的繁殖期也跟著拉長,像是蜜蜂、白線斑蚊和綠色臭蟲等,原本活躍期主要分布在5到9月,現在則到11月底還可看見牠們的蹤跡。
-
暖化衝擊俄國「冥界之門」 全球最大永凍土坑加速擴大
|全球位於俄羅斯世界最大的巴塔蓋卡永凍土融坑,又被稱為「冥界之門」,近來科學家發現該地永凍土融化範圍變大,擔憂會釋放更多溫室氣體危害地球環境,進一步加劇暖化現象。
-
全球最大永凍土坑融化 俄羅斯「冥界之門」因暖化加速擴大
|全球今(2023)年夏天全球各地飆高溫,位於俄羅斯的世界最大永凍土坑「冥界之門(Batagaika)」正持續擴大。科學家警告,隨著永凍土融化,有機碳會釋放到大氣中,為全球暖化的警訊。
-
聯合國指歐洲暖化速度最快 去年極端氣候非單一事件
|全球世界氣象組織最新報告,歐洲2022年經歷極端高溫、乾旱、野火及冰川融化等,不會是一次性的。另外南極洲海洋生物在暖化下岌岌可危,智利活動人士19日藉磷蝦冰雕融化歷程,盼提高世人關注。
-
地球暖化釀「突發性乾旱」衝擊全球農業生態
|環境台灣中南部的旱象,讓各級政府與民眾相當擔心缺水危機。而這樣的憂慮,也是全球氣象和生態專家正在面對的,根據美國最新一期的《科學週刊》,研究人員發現地球暖化造成所謂「突發性的乾旱」,不但影響日常生活,也衝擊農業與生態體系。
-
地球暖化衝擊滑雪觀光 業者力行節能減碳拚轉型
|環境揮別疫情,滑雪場準備迎接遊客重返,卻遭遇另一個更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地球暖化導致的雪量銳減,重創滑雪相關產業。奧運滑雪好手挺身而出,呼籲滑雪賽事應響應淨零減碳;歐美滑雪場也實施節能碳排,力拚滑雪產業轉型,減少碳足跡。
-
IPCC稱地球升溫已至臨界點 UN秘書長籲加速能源改革
|全球聯合國在20日公布最新的氣候評估報告,再度警示地球升溫攝氏1.5度的臨界點已經逼近,聯合國秘書長呼籲工業國加速能源改革,在2050年前達到停用化石燃料的目標,避免地球暖化帶來的最壞狀況。
-
地球升溫已達攝氏1.1度 高脆弱地區死亡率高出15倍
|環境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上午邀請國內學者線上解析IPCC發布的最新報告,有學者指出現在不叫全球暖化,應叫「全球炙熱化」,面對最大壓力的是Z世代,而高脆弱地區的人因水災乾旱等極端氣候的死亡機率,高出韌性地區15倍之多。
-
夏季海冰融解覓食變難 北極熊捱餓數月等冬天
|全球北極是地球的天然空調,因為海冰反射8成太陽光線,提供冷卻效果。但近年來極圈暖化速度加快、冰層快速消減,氣候調節功能失靈。加拿大東北部靠近極圈的哈德遜灣,北極熊夏季捱餓的時間越來越長,白鯨更容易迷航,包括人類生活在內,整個生態體系都受衝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