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
-
光電板回收潮,台灣準備好了嗎?【我們的島】
|環境丹娜絲颱風的強風來襲,吹掀不少太陽能光電板,產生大量光電板廢棄物,也加快了台灣光電板回收潮的出現時程,這些光電廢棄物可以回收嗎?怎麼做呢?我們現有的回收量和技術能有辦法解決嗎?
-
台東擬提撥《財劃法》分配費用 加給全縣醫護人員盼留才
|地方台東馬偕醫院已經導入AI處方箋辨識包藥系統,讓藥師能更精準投藥,也和台東大學、工研院合作,提供應用場域,把研發的人工智慧醫療軟硬體在台東縣使用。不過台東縣最缺的還是醫護人力,因此縣府打算利用修正的《中央財劃法》分配給台東縣130億多元中,發給全縣醫護人員山僻地域加給留住人才。
-
狂風下的光電場:如何強化耐風性與結構安全,極端氣候的韌性考驗【我們的島】
|環境丹娜絲颱風的強大風力,讓屋頂掀開、電線桿折斷、部分光電案場也因此受損。政府針對建築物有訂定耐風設計的規範,是否適用於光電設施?做為能源的基礎設施,光電場應該如何強化安全與韌性,以及極端氣候的挑戰?
-
台灣冷能新發展,打造在地節能低碳空調系統【獨立特派員】
|生活今年夏天,台灣各地陸續出現破紀錄的高溫,七月上旬氣象署即多次發布高溫警報,隨著極端氣候常態化,民眾對空調的依賴日益加深,加上醫療院所等場域須配置全天候運轉的空調設備,製冷系統能否穩定運作、是否具備兼顧節能與環保的技術,是這波冷能革命的關鍵。
-
半導體業人才缺口3.4萬人 工研院鼓勵非本科系投入
|產經工研院和人力銀行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光是今(2025)年5月半導體業就開出3萬4000個職缺,其中操作類特別缺人;而美國川普政府預計,2週內會公布半導體進口的國安調查結果,可能會衝擊全球供應鏈。
-
全球首款華語AI醫療助理 工研院盼提升照護品質
|文教科技工研院今天發表,最新的AI人工智慧平台可以協助醫護人員從行政支援邁向臨床判斷,不僅可將文書作業時間縮短,也可降低離職率約50%到70%,而這也是全球首款專為華語醫療體系設計的AI醫療助理系統,未來將進一步推廣到全台醫療院所及長照機構。
-
愛迪生獎台團隊抱走18座獎項 僅次於美國居全球第2
|文教科技創新界奧斯卡獎的愛迪生獎,台灣研究團隊今(2025)年抱回多達18座獎項,是全球僅次美國第2多,突破性研發技術包含工研院團隊,結合AI將抓漏成本大幅降低,準確度也拉高。另外還有生醫突破性新材料,可以在骨骼處形成保護膜,直接應用在退化性關節炎等疾病,大幅改善傳統水膠停留時間短等限制。
-
大學裡的公民電廠|東華師生的光電實戰行動【我們的島】
|地方台灣很多大學都有光電系,但學生在校園往往缺乏實作場域。花蓮東華大學員生消費合作社的屋頂,這座光電場有點不一樣,從申請、施工到維護,全由師生包辦。推動公民電廠,學校可以扮演什麼角色?
-
工研院研發節能塗料 室內降溫10度、省1成空調用電
|文教科技台灣便利商店密度全球第2,每平方公里有6間,商店有開架式冷藏櫃24小時營業,耗電驚人。工研院研發「冷能需量反應管理系統」,不只能讓便利商店節能,還能搖身一變成為發電廠。另外針對隔熱,工研院也研發出新的節能塗料,可讓室內降溫10度以上。
-
中方涉斷我海纜影響通訊安全 美學者籲挺台發展低軌衛星
|文教科技近期屢傳海纜受損或是被破壞的情況,影響台灣聯外通訊安全。美國學者投書呼籲川普政府,要支持台灣發展低軌衛星通訊系統,反制中國破壞台灣海纜的衝擊。而工研院推出我國第一套Ka頻帶低軌衛星射頻晶片組,學者分析屬於關鍵技術晶片,以往多靠外購,未來可望能國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