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
-
英研究指ChatGPT恐引發精神障礙 OpenAI:持續調整聊天模型
|全球國外研究指出,民眾若長期與AI聊天,若有扭曲想法可能將擴大,衍生出「ChatGPT精神障礙」風險。對此負責開發ChatGPT的新創公司OpenAI坦言,聊天模型確實曾出現過未能辨別妄想、情緒依賴的狀況,會持續調整模型以檢測使用者是否有精神或情緒困擾跡象。
-
曾受精神疾病煎熬又被誤診 學者藉研究自我救贖
|全球一名印度神經學家曾出現嚴重焦慮、幻覺等症狀,嚴重時甚至還被送進封閉式精神病房,並陸續被診斷為憂鬱症、思覺失調症,直到最後他才得知自己罹患的應是躁鬱症。如今,研究精神疾病成為這名學者一生的使命,也讓他得以從中了解自身情緒、自我救贖。
-
首爾推「心靈便利商店」 供休憩及交流空間盼緩解孤獨
|全球為改善孤獨問題,南韓首爾市府推出「心靈便利商店」,民眾只須事先填寫簡短孤獨感量表,就可使用店內的按摩椅、自助泡麵機、書籍和遊戲機等設施,目前已開設4間試辦站點。心靈便利商店的工作人員表示,如此的空間有助於孤獨者重啟與他人交流,民眾需求也超乎預期。
-
兒少自殺死亡率不斷攀升,如何接住懸崖邊的孩子?【獨立特派員】
|社福人權近幾年兒童、青少年自殺死亡率不斷攀升。衛福部曾針對國高中生做調查,發現有一成左右國高中生曾經嘗試自殺。校園霸凌、課業壓力與人際關係,這些都是孩子經常會碰到的難題,尤其現今網路世代與社群媒體的過度使用,孩子面臨的問題更加複雜,容易感到挫折與無助。
-
北榮全球首創智慧腦影像平台 用AI輔助診斷思覺失調症
|社福人權台灣智慧醫療有重大突破。台北榮總今(2)日發表全球首創研發的「智慧腦影像平台」,利用最尖端的醫療AI人工智慧技術,突破傳統臨床觀察的限制,提供客觀的生物學指標,輔助醫師診斷、評估「思覺失調症」,準確率超過9成,未來將開設智慧腦影像特別門診。
-
超商店員提醒戴口罩遭刺死 紙雕師蔣嘉凱無期徒刑定讞
|社會發生在2021年新冠疫情期間,紙雕師蔣嘉凱因為沒有戴口罩進入超商,遭蔡姓店員提醒後心生不滿,持刀返回現場朝店員刺了10多刀致死,一審蔣嘉凱被判處死刑。全案一直到更一審,高院則認定蔣嘉凱符合自首要件,判處他無期徒刑,在最高院駁回上訴後,全案無期徒刑定讞。
-
盼接住「神經多樣性」青少年 醫界籲正名、推生活導師制
|社福人權少子化下兒少心理健康更受關注,歐美、日本先進國家都將好發於青少年的情緒障礙症狀改稱「神經多樣性」,正名後學童、青少年可免於被貼上標籤,也讓家長更能夠積極陪同孩童接治療。醫界更倡議可師法生活導師制度,接界醫療與學校端,接住孩子的情緒。
-
躁鬱症、憂鬱症為多基因疾病 慢性止痛等藥或可成為治療選項
|文教科技憂鬱症或是躁鬱症可能是受到很多因素影響,包括生理、家庭、環境等因素,不過台大公衛系教授郭柏秀的研究團隊發現基因也可能有影響。研究證據支持,憂鬱症與躁鬱症屬於多基因疾病,需要上百個基因的微小效應累積,除了既有的藥物,慢性疼痛藥物、抗癲癇藥物未來也很有可能成為治療的候選清單。
-
改善加州遊民紮營亂象 州長下禁令、撥發配套措施專款
|全球民主黨陣營角逐2028總統大位可能人選之一的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12日再度下令全境的城市、縣郡,禁止遊民隨處紮營。紐森親上火線公佈示範法令讓轄區地方政府參考,並按去(2024)年公投通過的提案,撥發33億美元專款,解決遊民的住房危機和心理健康問題。
-
國衛院研究:男性愈晚生 子代精神疾病發病愈早
|生活根據內政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的父親平均生育年齡是34.6歲。而國衛院最新研究發現,父親的生育年齡愈高,子代精神疾病發病愈早,父親生育年齡每延後1歲,子代身上平均會多帶有1.5個新生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