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處分原上限為5年,但會出現監護期已屆、治療仍未完成,必須讓病患出院的情形。近期修法便欲就此進行改革。然而,在以目前社會氛圍,一旦病人被認定病情穩定,再犯風險低而出院,萬一又不幸疾病復發再次犯罪,誰願意承擔這樣的社會壓力?
照護精神疾病的患者,除了醫療佮社區資源,陪伴也是誠重要。毋過伊甸基金會表示,前一站仔防疫三級警戒,真濟病院的處理能量攏下降、社區資源暫停、探訪的機會嘛減真濟,這對精神疾病患者來講是真危險,呼籲政府著愛趕緊規劃配套的措施。
今年五月國內疫情升級至三級,維持將近半年,這段期間醫院嚴禁訪客,讓不少精神病患切斷了平時與家人、照顧者的連結,另外,社區提供的諮商服務暫停,助人專線關線,讓不少精神病患狀態更不穩定,伊甸基金會呼籲政府應看見這些家庭的需要,不要讓們被社會遺忘成為孤島。
日前屏東超商精神病患傷人事件,引發社會關注,今(12)日立院舉辦修法公聽會,有醫療專家認為,國家還是要有緊急強制精神病患就醫的權利,搭配通案性司法審查。
屏東高樹一名精障男子因不滿超商店員提醒他戴口罩,闖入收銀檯襲擊店員導致眼鼻嚴重受傷,輿論認為若能在事發前將男子強制送醫,悲劇就不會發生。彰化基督教醫院司法醫學中心主任王俸鋼認為,精神醫療處於社會安全與個人人權之間,若要提高安全便得限縮人權。「關進醫院」用意在治療,若社會只強調「關」,他認為這將是台灣人權的一大倒退。
屏東縣發生超商女店員遭精神病患傷害事件,衛福部經開會決議,將專案處理無法規則治療或有暴力前科的精神病患,積極推動替病患使用長效針劑,並加強列管個案。另外,年底也會有第一家司法精神病房規劃完成。
針對性侵加害人服刑後的強制治療,先前大法官警告性宣示,治療處所要和監獄有區隔,不過刑後治療地點仍沒進展,各部會互踢皮球。衛福部表示,有洽詢4處的醫療院所,都遭到拒絕。法務部則表示,未來司法精神醫院設置好,不排除收治需強制治療的性侵犯。
高風險性侵犯,過往服刑期滿後,如果經評估有再犯之虞,須接受強制治療。不過,藍營立委質疑,刑後治療地點沒有進度,各部會互踢皮球,衛福部則回應,有洽詢4處醫療院所,都遭到拒絕。
屏東里港分局柯姓員警戒護精障患者強制送醫時,因身體不適、癱倒在地,被緊急送往醫院,目前還在加護病房救治。而花蓮消防局杜姓人事主任,今天上午搭車北上開會時,在列車上昏迷,送醫後宣告不治;桃園消防局曾姓小隊長昨天也被發現猝逝在寢室內。短短3天接連3名警消服勤期間昏迷或猝逝,引發各界關注。 精神病患揮舞著球棒攻擊周遭員警,員警小心圍著患者,準備制伏他並強制送醫;沒想到制伏過程中,屏東里港分局的柯姓員警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