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
-
微晶片植入黃斑病變者視網膜 研究:8成受試者恢復閱讀能力
|全球乾性老年黃斑病變,是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估計全球約有500萬名病患。最新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針對視網膜微晶片所做的跨國臨床實驗,顯示這項將影像轉為光電訊號,刺激視網膜內層細胞的裝置,讓80%受試患者恢復閱讀能力,被視為國際間同類型研究的一大進展。
-
台灣自製「福衛八號」將升空 技術突破與應用層面一次看
|生活首個由台灣自製的高解析度遙測衛星星系「福衛八號」,首顆衛星今(7)日起運送往美國發射場進行整備,預計於11月搭乘Space X火箭升空。福衛八號是什麼?與台灣既有衛星有何不同?可應用於哪些層面?
-
爛塗增加救援難度 光復鄉、太平村予塗沙崁過
|馬太鞍溪崩山潭水一下崩落來,這大水內底全爛塗,增加救援的困難度,搜救人員佮搜救犬攏愛誠細膩,若無驚會牢佇爛塗內面。中央大學太空佮遙測研究中心將災後的衛星影像公開,發現光復鄉一寡庄頭攏予塗沙崁過去,親像太平村,三份二攏是塗沙。(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花蓮光復鄉淤泥堆積 搜救員移動困難
|地方溢流夾帶大量泥沙流向花蓮縣光復鄉,根據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公開災後衛星影像,前後對比發現,光復鄉村落遭土石吞沒明顯,因此救難的災區,淤泥高度從數十公分到1公尺都有,增加搜救難度。搜救人員移動困難,也得小心陷入泥沙中,連同參與救災的搜救犬也顧及牠們的安全,通過泥水過高處,都得由搜救人員抱著步行進入。
-
環境部自美導入偵檢機器犬 紅外線、氣體偵測助救災
|文教科技環境部首度導入「偵檢機器犬」投入毒化災的災害防救,這隻採購自美國的機器犬,具備多地形通過能力,可持續步行達3.15小時,全機防水防塵,搭配紅外線熱影像儀鏡頭與多用氣體偵測器,提升救災安全與整體應變能量。
-
是溢流、潰壩還是潰堤? 馬太鞍溪堰塞湖形成始末一次看
|社會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昨(23)日兩度溢流,不僅沖斷馬太鞍溪橋,大量溪水夾帶泥沙淹進光復鄉市區,造成十多人死亡、逾30人受傷。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是什麼時候形成的?水淹進光復市區是因為溢流、潰壩還是潰堤?堰塞湖致災前有任何有效的應對方式嗎?
-
台日合製紀錄片登日大銀幕 《神木之森》記錄阿里山鐵道史【涉己新聞】
|文教科技由公共電視和日本NHK合製的阿里山森林鐵道紀錄片《神木之森》,首度搬上日本大銀幕,運用8K超高畫質,記錄下鐵道百年歷史故事,讓不少日本觀眾看完之後很想去一趟阿里山。也有人說,觀賞影片的同時,就像身歷其境。
-
AI生成「鳥媽媽為雛鳥擋雨」影像 研究示警恐威脅生態保育
|環境刊登於《保育生物學》期刊的一篇最新文章指出,AI人工智慧生成的野生動物影像,可能扭曲民眾對生態的理解,甚至威脅保育工作。作者表示,許多社群使用者會藉由發布逼真、鮮明的AI動物影像換取點閱,但像「鳥媽媽為雛鳥擋雨」這類擬人化的描繪,反而容易讓觀眾誤以為動物帶有「母愛」等人類情感,進而曲解動物實際行為模式。
-
網路內容安全防護申訴逾6千件 霸凌、兒少身心健康類增加
|社福人權iWIN網路內容安全防護機構今(26)日舉行年會,公布2024年度報告,受理申訴6199件,較2023提升1倍,霸凌和兒少身心健康內容的案件更逐漸提高。國衛院林煜軒醫師觀察兒少網路行為也發現,各種形式的性相關訊息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
全台瘋狗浪AI預警系統將上線 瘋狗浪為何危險?AI如何監測?
|生活為強化「瘋狗浪」預警能力,氣象署宣布與成大共同研發「海岸異常波浪預報系統」,利用AI辨識與預測未來24小時內瘋狗浪發生機率,預計年底將在全台15個濱海縣市建置預警系統。瘋狗浪為何危險?AI預警系統如何運作?民眾可如何查詢瘋狗浪預警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