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廚餘餵豬禁令仍未解除 環境部籲豬農申裝蒸煮監視系統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國內首例非洲豬瘟讓全國禁宰禁運15天,目前仍維持禁止廚餘餵豬,但環境部呼籲廚餘養豬戶能盡快完成申請裝設「廚餘蒸煮溫度及影像監視系統」,並表示系統會監測溫度,每分鐘回傳資料,只要不符規定就會示警。對此有廚餘有豬戶希望集中蒸煮;還是有學者擔心做不到百分百落實,反而讓全國養豬產業再陷極大風險。

透過監視影像可見桃園這家養豬場的蒸煮設備冒著白煙,正在啟動中,這套溫度及影像監視系統每分鐘都會回傳蒸煮溫度,若沒有達到1小時攝氏90度系統就會示警,如果中途加入冷廚餘造成溫度未達標,一樣示警。

環境部環管署長顏旭明說明,「會發出示警,這個系統裡面有安排,它會發送給我們的環境部、農業部甚至養豬戶跟地方的環保跟農業單位,違反規定的話就會實施現地的稽查。」

有鑑於台中梧棲養豬場未落實蒸煮,環保局也未及時稽查而造成非洲豬瘟大破口,環境部決定補助廚餘養豬戶裝設影像與溫度監測系統。不過飼料養豬戶反對,就連廚餘養豬戶,雖然已申請裝設,仍希望集中蒸煮比較好。

台中市廚餘養豬協會理事長張進發表示,「統一由環保局來蒸煮嘛,這些廚餘來跟環保局買就好了嘛。」

是否恢復廚餘養豬政策尚未宣布,但學者指出,非洲豬瘟病毒都已經來台灣繞了一圈,付出不小代價,但這次守住了,下次能這麼幸運嗎?她憂心有監測但若無法百分百落實,全國養豬業仍要暴露在極大的崩盤風險之中。

台大獸醫專業學院兼任助理教授李淑慧認為,「你讓豬吃廚餘這個選項,其實對另外養豬產業就是風險嘛,解決了環保的問題,可是你增加了另外一個事業的風險,我想這也不是環境部要的吧?」

李淑慧認為,生物安全毫無妥協空間,廚餘養豬風險就擺在眼前;環境部表示,不管未來是否全面禁止廚餘養豬,去化需循序處理。

環境部環管署長顏旭明回應,「緩衝期是為了不要造成後面的混亂期,如果一混亂的話,大家廚餘亂倒,那是對畜牧業很重大的災難。」

系統再好就怕有人不遵守,只要一場沒做好,付出代價是整個產業。對此環境部表示,廚餘養豬場有一定使用量,若出現異常地方應立即稽查,並重申是否開放廚餘養豬由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決定,若要開放更在完善法規、強力稽查與即時監控的3大前提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