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在9日進行史上首次的太空發射任務,1架改裝的波音747飛機搭載的火箭在英國西南部升空,預計將9顆衛星送上軌道。不過發射1個多小時後,火箭並未依照預定計畫抵達軌道,負責任務執行的維珍軌道公司正在調查原因。
最近幾年有不少國家,水資源嚴重缺乏,美國太空總署NASA預計16日要從南加州發射衛星「SWOT」到太空,進行地球水資源的調查計畫。這也是全球第一次將從太空對全球的海洋、湖泊和河流,全面調查。
俄烏戰爭讓低軌通訊衛星的發展更受國際關注,數位發展部在日前宣布,最快11月就會開放低軌通訊衛星的頻譜申請。數位部長唐鳳今(27)日上午在立法院進行業務報告,立委們也關注低軌衛星和資安等相關議題討論。至於在申請資格方面,數位部外資不得直接持股超過49%,也不能有中資涉入。
林務局台東林管處在109年搶救海端鄉崁頂部落,一隻誤觸陷阱受傷的保育類台灣黑熊,110年恢復健康後戴著衛星追蹤頸圈野放,經過逾14個月的追蹤,本月12日透過衛星解除頸圈。林管處派人上山也找回頸圈,將進行資料分析。台東林管處表示,這隻崁頂黑熊Umas非常健康,在中央山脈的活動範圍有252座大安森林公園那麼大,未來會在發現頸圈的週邊地區架設紅外線攝影機,看看能不能再看到Umas的身影。
美國SpaceX公司代號「藍行者3號」的衛星,除了體型是目前通訊衛星最大的,也罕見的使用相位陣列天線,未來手機使用者不需要改裝或增添設備,就能透過衛星收發訊號和連接網路。
烏俄戰爭突顯非同步衛星通訊的重要性,數位部長唐鳳今天表示,上任後將積極推動非同步衛星,也就是低軌通訊衛星,以因應國人面對重大災難時緊急通訊需求,預計在國內設700個點、國外3個,最快11月會接受商用申請。
蘋果今(8)日凌晨的發表會,公布最新的iPhone14系列手機,取消mini版改推全新的Plus版,共有4款機型。此外,還有3款手錶和新耳機,一共8項新產品。發表會當天蘋果股價小漲0.8%,但比標準普爾500指數平均漲幅1.8%來得少。
正在佈建「星鏈」衛星群的的SpaceX,與美國第2大的行動通訊業者T-mobile,決定合作進行個人用衛星通訊計畫,以一般人使用的手機,就能直接透過衛星收發訊號,讓偏遠地區也能有方便使用的基礎通訊功能。
2021年發射的韋伯太空望遠鏡,7月份拍到木星的最新影像,高解析的圖像清楚呈現木星表面的暴風圈、極光、光環和衛星,是從未見過的木星模樣,也見證耗費3000億台幣所建造的韋伯望遠鏡,未來將能帶領科學家探索宇宙深處的起源與奧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