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調漲部分負擔新制,原定今年五月中上路,不過因Omicron疫情爆發,衛福部考量減輕民眾負擔,暫緩實施。現在,傳出選前將凍漲不調整,台灣私立醫療院協會已經發函衛福部,認為疫情已趨緩,為促進健保永續經營,希望部分負擔案可以在八月份上路。
健保資料庫授權使用的爭議,今年4月進行言詞辯論,憲法法庭最快可能就會在本月宣判,人權團體呼籲每位國民都是當事人,希望公衛研究的前提是人民自願,知情同意才加入。健保署回應,健保資料庫資料都已經去識別化,有助於國內學術發展。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估,台灣今年的通貨膨脹率將會上升到2.3%,在萬物齊漲的此刻,原訂要在5月15日調漲的健保費,目前雖然研擬暫緩實施,但如果照原訂調整方案,除了重大傷病,還有低收入戶不受影響外,屆時民眾到大醫院看病,荷包的支出將會很有感。醫改會預估,這一波調整受影響最大的族群包含了急重症、邊緣戶,而高齡和慢性病的患者將會是受到影響人數最多的族群。健保制度的改革一直是執政者無法迴避的重要課題,如何兼顧使用者付費、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與照護弱勢族群,是整體考量的最大挑戰。
台灣人權促進會等民間團體認為衛福部健保署未經同意,釋出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等健保資料給學者做研究,有違憲之虞,聲請釋憲。憲法法庭定於4月26日進行言詞辯論。今(19)日上午醫界代表及立委共同召開記者會表示,健保基於社會福利具有公共財性質,如妥善運用資料庫,有助於研發正確的治療方法。
The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announced a draft bill to change amount of 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fairness. By raising premiums for the country's highest earners, the NHI
為提升負擔公平性,衛福部預告健保投保金額修正草案,健保投保上限擬從新台幣18萬2000元調高至21萬9500元,估13萬人每月負擔增加116元至1939元,每年可望挹注健保17億元,最快5月實施。
健保會今天討論健保部分負擔調漲議題,民間團體表示,大家都理解健保財務有困難,和保險的公平性,但這次方案調整,預計影響7成國民,其中有400萬人每年得多付1000元,政府對負面效應隻字不提,認為政策分析過於粗糙,是先射箭再畫靶,將民眾當提款機。
健保會有討論著部份負擔起價的問題,就有民間團體表示,逐家會當理解健保財務困難,也了解保險有公平性;毋過這改的方案若修改,會影響7成的民眾,其中400萬人一年著愛加納1000箍,認為政府的規劃無夠周至。
長期旅居海外國人返台享受健保資源,一再引起議論。為顧及公平性,衛福部考慮廢除長期旅居海外國人的停復保制度,僅限駐外人員、遠洋漁船工作人員等,才可使用停復保。另外因應基本工資調漲,健保投保金額上限也將調整,預計本週五健保會開會時,將一併討論。
本土確診攀升,醫療暴力頻傳,雙和醫院有3名護理師遭確診者砍傷,有網友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連署、醫療暴力應該在健保系統註記,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樣網路連署是代表社會憤怒,要怎麼樣讓醫療暴力減低,會再來討論。 前天,雙和醫院發生確診者在負壓隔離病房外持刀砍傷3名女護理師,有網友不滿第一線醫護在救人的同時,還常常要面對醫療暴力,因此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連署要求醫療暴力行為應該在健保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