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
-
中研院發現細胞自噬因子 可抑制脂肪肝形成
|脂肪肝是國人常見的肝臟疾病,雖然早期沒有明顯症狀,但長時間下來卻可能演變成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是不可忽視的肝臟殺手,現在中研院研究團隊經動物實驗發現一個名為UBE3C的泛素接合酶與TRABID的去泛素酶,能共同調控細胞自噬因子VPS34抑制脂肪肝的形成,此研究已在今年2月被刊登在國際期刊自然通訊上。 現代人壓力大,不少人會狂吃零食、喝含糖飲料來放鬆卻造成體重直升,長時間下來可能還會有非酒精性脂肪
-
中秋連假大吃大喝恐成「脂肪肝特餐」
|中秋節民眾可能會烤肉、喝酒、吃月餅,這樣可能會變成脂肪肝的套餐,根據衛福部統計,民眾有脂肪肝成長到16萬8千人,其中以40歲到69歲占最多。醫師提醒,脂肪肝炎可能會演變成肝癌,呼籲大家要控制飲食,保持運動習慣。 中秋節連假,家家戶戶飄著烤肉香,大口吃肉喝含糖飲料啤酒再加上應景月餅,享受快樂中秋,但也要小心疾病跟著上身,根據衛福部健保署統計,近三年民眾就醫被確認有脂肪肝人數,從14.2萬成長到16.
-
Public Reminded of Fatty Liver, Liver Cancer Link|不忌口!愛吃油炸食物 脂肪肝成肝癌主因
|Liver cancer is extremely prevalent in Taiwan, and has ranked second on the list of the most fatal cancers for the past 20 years. Several doctors warn that the cause of liver cancer may shift from vi
-
醫師:脂肪肝將成為肝癌原因大宗
|社福人權肝癌是台灣常見癌症,20多年來始終蟬聯癌症死亡率亞軍,有醫師警告,未來台灣肝癌的致病率原因,將從病毒性肝癌轉為脂肪肝,建議國人飲食力求均衡,避免接觸致癌食物,例如醃漬物或是油炸類高油食物。 炸得金黃酥脆的鹹酥雞,讓人一口接一口,炸雞排這類的高油食物,是不少民眾的最愛,只是一旦吃過量,很可能形成脂肪肝,成為肝癌的危險因子。根據統計,台灣每年有高達8千多人,死於肝癌和肝內膽管癌,而且台灣肝癌醫學
-
台大研究從血液判斷蛋雞是否罹脂肪肝
|在台灣蛋雞飼養數量約有4千萬隻,一年約能產有73億顆蛋,但如果蛋雞肝臟中,超過5%脂肪堆積即形成脂肪肝,約5%到10%的蛋雞會因此停止生產,對業者是巨大損失。台大動物科技系研究團隊成功發現蛋雞血液中四種脂肪肝生物標記,只要利用血液分析生物標記,就可知道蛋雞是否罹患初期脂肪肝。 研究團隊表示,光從蛋雞的外觀要來辨識是否有脂肪肝並不容易,加上蛋雞血液中脂肪肝的生物標記尚未被發現,因此才利用基因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