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
-
NASA發現火星「豹紋岩石」 科學家:或為生命活動跡證
|全球火星上可能確實存在過生命,美國航太總署NASA在10日宣布,火星探測器毅力號在火星耶澤羅隕石坑的古老河道岩石中,發現可能與遠古微生物相關的豹紋與罌粟籽斑點結構。科學家推測,這或許是30億年前生命活動留下的跡證。研究團隊形容這是迄今最有力的候選樣本,但仍須送回地球實驗室進一步分析。
-
天文奇景「月全食血月」 歐、亞、非洲多國可見
|全球從7日晚上到8日凌晨,夜空出現月全食天文景象,而且這一次有更難得一見的血月,在世界各地都吸引民眾抬頭張望。不過同樣是血月,在不同文化卻有不同的意涵,有的國家認為地球能量加倍,有些地方卻擔心招來厄運。
-
月全食「血月」今深夜登場 全台肉眼可見
|生活今(7)日晚上,台灣的上空將會上演難得一見的天文奇景「月全食」,在全食階段還會變成紅色的血月,時間就在凌晨1時半過後,更特別的是台灣擁有絕佳的觀賞條件,憑肉眼就能看的到。
-
觀光人數倍增致南極融雪加速 科研活動也加重汙染
|全球地球暖化加速南極融冰,觀光與科研活動則又讓情況雪上加霜,20年之間南極觀光人數從2萬暴增至12萬,船舶燃燒化石燃料與科研設施加重污染。研究顯示,南極土壤重金屬微粒比40年前高出10倍,一名觀光客就可能造成百噸積雪融化,學者呼籲加速再生能源轉型,減緩人類衝擊。
-
SpaceX星艦火箭第10次試射 成功部署8顆模擬衛星
|全球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的「星艦」巨型火箭,在美東時間26日進行試飛。這是星艦第10次進行試射,不只成功完成包括部署8顆模擬衛星、在太空中重新點火等多項目標,最後也成功返回地球,也是試飛實驗的重要里程碑。
-
台灣到休士頓只要2.5小時 太空旅行多久能實現?亞軌道飛行是什麼?【新聞實驗室】
|文教科技今年7月,台灣首度有火箭送到北海道進行商業試射;美國在台協會也宣布,台美雙方可望進行「太空港」合作,引發台灣社會熱烈討論。台灣很快也會有太空旅行嗎?未來飛行到美國休士頓可能只要2.5小時?
-
歐洲盼國防太空自主 挪威瑞典良性競爭打造太空港
|全球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以及俄烏戰爭威脅,都讓歐洲認真思考提升獨立的國防與太空能力。瑞典跟挪威在靠近北極圈的歐洲最北端正在進行一場太空競賽,打造可執行衛星發射任務的太空港,希望擺脫對美俄的依賴,確保在太空領域的自主地位。
-
新觀測科技捕捉巨型閃電 長達829公里貫穿美國3州
|全球閃電平均長度約16公里,但美國科學家最近發現,一道長達829公里的巨型閃電,竟從德州一路橫跨到密蘇里,貫穿3個州。這道閃電其實早在2017年就出現了,是直到近年技術成熟,科學家才終於完整捕捉到它的全貌。
-
學者懷疑外星飛船11月接近地球 NASA:毫無根據
|全球這個(7)月初,智利的天文望遠鏡發現一顆從太陽系外高速飛向太陽的神秘天體,美國哈佛大學一位教授研究之後發表論文,認為這是一個疑似外星飛船的物體,估計可能在11月接近地球。但是他的看法並沒有在科學界獲得普遍認同,美國太空總署NASA更發出聲明,反駁這些論點毫無根據。
-
世界最大火星隕石 1.5億元拍出創蘇富比紀錄
|全球現今地球上最大的1塊火星隕石,日前在美國紐約的蘇富比拍賣會上,以高達530萬美元,相當於新台幣1.55億元落槌成交。這顆重達24.49公斤的巨大隕石是2023年1名隕石獵人,在非洲內陸國家尼日的撒哈拉沙漠裡發現。由於它是透過未經授權的管道運往海外高價拍賣,尼日政府高度關切,也將展開調查是否涉及違法運輸與文物走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