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等牲口所排放的氣體,被認為是導致地球暖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紐西蘭畜牧業者最近找到一種方法,可以減少這些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就是讓動物吃益生菌。
關於食物和食安,民眾疑問不少,迷思更多。有疑慮時在網路搜尋解答或社群媒體轉傳的訊息,往往不是正確的解答。網路流傳喝了加氯的水會致癌,開水沸騰後再煮3-5分鐘,就能讓餘氯都消失?蔬菜上的農藥要用食鹽、小蘇打、還是臭氧機清洗去除才能確保安全?
不少民眾砸大錢,買市面上的能量水機或活水機,希望喝水更健康更安全。但高科大環境檢驗中心去年底卻檢測發現,一款要價15萬多元的活水機,致癌物二氯甲烷超標,標準檢驗局確認後,雖然已要求廠商將產品下架,但目前國內針對市售能量水機所製造的飲水,並無明確規範。
今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擴大簽署「全球甲烷承諾」,目標是2030年要比2020年減少30%排放量。今(22)日上午經委會進行專案報告,經濟部長王美花強調,台灣持續推動「增氣減煤」,降低碳排,而且天然氣發電,所產生甲烷排放相當低。不過,有學者認為,天然氣存放、運送過程,是甲烷逸散問題,未來發電占比,燃氣將提升到50%,甲烷的問題恐將惡化。
格拉斯哥COP26氣候峰會,第二天議程有將近一百個國家,響應美國與歐洲聯盟發起的倡議,將在2030年前把甲烷的排放量減少30%;同時,有一百多國同意停止砍伐森林。
怎麼解決氣候暖化問題?根據聯合國最新報告,甲烷比主要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更容易聚熱與釋放熱能,但因為存活時間短,如果能在2030年前將人為製造的甲烷排放量減少45%,就能在2045年左右,避免全球溫度上升近攝氏0.3度。 根據聯合國發表的「全球甲烷評估」報告指出,除了二氧化碳外,從人類活動中減少甲烷,是讓聯合國「巴黎氣候協議」取得成功的最重要關鍵。 因為甲烷比主要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容易聚熱數十倍
一股一股的泥漿衝破辦公室的地板,不斷冒出來。高雄鳥松興農巷一帶,從週四下午開始,就不斷有泥漿噴發,泥漿溫度不高,但是含有可燃性氣體甲烷,消防隊定時監測空氣中的甲烷含量,避免發生危險。 雖然甲烷濃度不高,不過警方還是在現場拉起封鎖線,並且鼓勵民眾打開門窗保持空氣流通,避免甲烷累積過量,引起燃燒。鳥松地區在兩年前也曾經有泥漿噴發,不過這次噴發的規模比上次更大,總共有十三個噴出口,綿延一百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