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
打造「金屬有機骨架」 日澳美3學者共享諾貝爾化學獎
|文教科技202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今(8)日揭曉,由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北川進、澳洲墨爾本大學教授羅布森,以及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雅吉共同獲獎,表彰3人在金屬有機骨架(MOF)發展上的貢獻,可望用於協助人類解決重大環境與能源挑戰。
-
壽山馬卡道屎蟹鋏薰頭 環境汙染損蕩生態
|高雄壽山有巡山隊志工,這幾年發現當地特有的馬卡道屎蟹大量死亡,最近佇南壽山的步道,閣翕著一隻馬卡道屎蟹,毋知對佗鋏薰頭欲轉去岫,志工表示,附近不時看著糞埽烏白擲,溝仔內底的馬卡道屎蟹死的比活的濟,怹誠煩惱當地的生態可能出現問題。(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台語文)
-
馬太鞍堰塞量體縮小 學者:需擔心上游「來水」
|生活馬太鞍溪堰塞湖蓄水量下降,湖水持續溢流,2日上午空勤總隊飛抵湖區,安裝「小型水位觀測浮標」,不過壩體土石鬆軟,直升機仍難以降落。學者指出,目前最大的威脅不是堰塞湖的蓄水,而是將來從上游來的水量,目前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仍維持紅色警戒,表示若要降級,需具備幾個條件。
-
光復鄉災區16死 目前猶6人失聯、走揣退休教授
|馬太鞍溪崩山湖溢流,早起揣著1位死者,確定是農場員工;下晡欲三點,閣揣著一人,身份猶未確定,目前死亡人數16人。另外有6人失聯,包括一位退休教授,伊佇佛祖街彼跤兜,去予大水沖走。
-
花蓮佛祖街周遭泥水湍急 失聯教授住家難抵達
|地方馬太鞍溪潰決,光復鄉災情嚴重,截至27日下午,死亡再添1人,人數累積至16人,而上午在馬太鞍溪河床發現1人死亡,證實是農場員工,家屬哀痛欲絕。而在下午近3時的時候,又找到1名罹難者,但身分尚未確認。另外還有6人失聯,其中重災區佛祖街周遭持續有大水漫淹,1名失聯退休教授住家因為難以抵達,搜救困難。
-
花蓮堰塞湖潰壩增至16死 陽交大退休教授高銘盛失聯
|地方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釀災,已知造成16人死亡、82人受傷,尚有6人失聯,其中一名失聯者為住在佛祖街的陽明交大退休教授高銘盛。今(27)日上午,民眾在壽豐米棧大橋附近發現一具男性遺體,經家屬指認,確認為住在光復鄉大同村的64歲蔡姓男子。
-
日論壇上學者提「分區聯防」籲建立非官方合作架構
|全球在中國的軍事威脅日益升溫的情況下,日本研究機構在東京舉辦一場國際論壇,台灣學者認為,中國的目標不是只有台灣,而是從日本到菲律賓整個第一島鏈,因此提出「分區聯防」的概念。日本學者呼籲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各大國,應該透過元首外交來向習近平明確表態,不容以武力改變現狀。
-
能坐就坐、能躺就躺?靜態生活成為健康殺手!【獨立特派員】
|生活現代人久坐少動已成嚴重健康隱憂,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身體活動不足已躍居全球第四大死亡危險因子,僅次於高血壓、吸菸及高血糖。多數上班族面臨「靜態生活死亡症候群」威脅,出現肌力流失、偏頭痛等症狀,連帶影響兒童發育。面對這項健康危機,專家提出破解方案,透過包括每30分鐘中斷久坐、採取多元運動設計、遊戲化運動等方式,幫助民眾有效降低健康風險。
-
英智庫揭中國施壓留學生 監控師生談論敏感議題
|全球英國智庫UKCT「英中透明組織」在日前發布的一份調查顯示,在英國院校念書的中國留學生,受到中國政府施壓,被迫去監控同學的言行,這顯示出中國政府正在壓制其他國家,談論與中國有關的敏感議題。部分中國留學生曾經向教授坦承,有時還會在返回中國後,遭到官員約談。
-
碳排致海水酸化腐蝕鯊魚牙 估海洋酸鹼值2300年增10倍
|全球大白鯊的尖牙曾是人類心中最可怕的武器,但最新研究發現牠們的牙齒正被酸化的海水慢慢腐蝕,當牙齒變脆鯊魚恐怕難以捕食,連帶威脅族群存活與整個海洋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