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署
-
漁電共生案場採收首批文蛤 政策上路5年現況一次看
|環境我國自2020年起推行「漁電共生」政策,近日在台南七股,有案場宣布迎來文蛤的首次採收;不過在審計部7月公布的報告中也指出,漁電共生案場仍有69.7%未落實養殖等問題。《公視新聞網》為您整理漁電共生上路5年至今實際應用狀況。
-
東港漁船「勝隆漁61號」昨失聯 家屬下午接獲船長電話報平安
|地方台灣一艘東港籍漁船「勝隆漁61號」傳出在西太平洋公海失聯,船上有台籍船長跟10名印尼籍漁工;而今(6)日下午傳出好消息,家屬接到船長電話,船是遇到雷擊導致通訊失聯,不過引擎功能正常,正在返回台灣途中,船上人員都平安。
-
獲農業部表揚模範漁民 70歲海女全年只放颱風假
|生活農業部今(3)日表揚全國模範漁民,最年輕的是35歲的劉柏君,頂著高學歷光環,採用低密度友善養殖模式、開拓外銷市場。最年長的是70歲的海女李美金,她說一天不下海就渾身不對勁,但她也感嘆比起小時候,現在海洋資源真的愈來愈少。
-
-
CNN揭台灣遠洋漁船虐待移工 漁業署稱有關懷個案
|社福人權台灣的遠洋漁業長期依靠移工人力,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報導指出,有移工遭虐、受傷甚至死亡的情形。對此漁業署回應,對於個案當事人都有表達關懷,也強調政府已經啟動「漁業與人權行動計畫」,會持續對漁業移工遭遇的困難進行跨部門協助。
-
CNN揭台灣漁船涉剝削遠洋漁工 漁業署回應及事件整理一次看
|社福人權CNN日前報導指控台灣遠洋漁船涉嫌虐待移工情事,例如有漁工因手指意外被壓傷未及時就醫,最終自行以牙籤剔除骨頭防止感染,以及船員因病過世處理不當、遭欠薪18個月等。對此,漁業署13日除針對報導內容回應各事件處理過程外,也強調對勞動剝削零容忍,報導中所提案件皆屬少數個案,不應被擴大解讀為整體產業普遍現象。
-
台漁船違法獵殺海豚誘捕鯊魚 加國通報、屏檢起訴求處重刑
|社會屏東一艘琉球籍遠洋漁船,去(2024)年在西北太平洋海域作業時,涉嫌獵殺二級保育類海豚,再以海豚血肉誘捕鯊魚,違法行為被加拿大政府發現後,拍下影像通報我國。屏東地檢署今(24)日偵結,依違反《野保法》起訴吳姓船長,7名印尼籍漁工則緩起訴,由於嚴重影響我國國際聲譽,檢方也建請法院從重量刑。
-
前鎮漁港開81億改造 多功能運銷中心延工期
|開81億改造的高雄前鎮漁港,其中的多功能運銷中心,原本是舊(2024)年底就愛完工,煞一直拖到今攏無收尾。最近高雄閣落大雨,毋但漏雨,里長佮店家嘛反映,運銷中心的擔仔位設計無符合實際需求。漁業署表示,針對地方反映的代誌,會揣時間開說明會,收集意見來改善。(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台語文)
-
蘇澳籍漁船闖與那國島近海捕魚 日方逮捕船長與5船員
|社會我國蘇澳籍漁船「紅彩頭6號」昨(20)日涉嫌未經許可擅闖沖繩縣與那國島近海進行漁業活動,58歲的劉姓船長當場遭到日方逮捕,成為今(2025)年首艘遭日方扣押的台灣漁船。對此漁業署回應,經外交部與日方交涉並繳交擔保金後,紅彩頭6號以於今(21)日下午獲釋;船長也已打衛星電話報平安,表示預計晚間進入南方澳漁港。至於該船為何超出我國暫定執法線外以及遭扣押狀況,仍待船長返台後進一步調查。
-
宜蘭養殖業者設循環水系統 稱用水量僅10%
|地方宜蘭縣有淡水漁類養殖業者斥資在室內場設置循環水系統,業者表示用水量僅是一般放流養殖的十分之一,省下不少水。而這些淡水養殖業的用水量大,對環境影響不小,例如冬山鄉的香魚養殖業就被懷疑導致八寶、丸山地區的湧泉減少;至於推廣業者建置省水系統,公部門有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