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蛤
-
雲林台西文蛤大量死亡 養殖戶盼中央啟動災害救助
|地方雲林沿海近期傳出有文蛤大量死亡,台西鄉文蛤養殖面積約1500公頃,但台西公所就接獲受損通報面積超過300公頃。有地方民代表示,多數文蛤損失5成,最高還有達8成以上,養殖戶希望中央政府能啟動天然災害救助,以減少損失。
-
久旱鹹死台南文蛤 市府籲受災漁民通報救助
|地方台南600多天乾旱少雨,導致養殖魚塭鹽度升高,現在傳出北門、將軍、七股、安南區都有漁民養殖文蛤死亡率偏高的災情,為此,台南市農業局呼籲受災養殖漁民,若有死亡率偏高問題,可至公所申報災情,農業局也將協助爭取中央現金救助作業。
-
台西魚塭漂浮灰渣油漬 養殖戶憂影響文蛤生存
|環境雲林台西鄉傳出有魚塭遭到落塵污染,當地養殖戶表示,這兩天下雨過後,發現養殖池漂浮一層黑色灰渣與油漬,擔心落塵有毒害,影響文蛤生存,趕緊通報環保局、六輕等單位採樣。而環保局則說要等到化驗結果,才能做原因釐清判定污染來源。
-
市售養殖文蛤鑑定為新原生種 水試所命名「台灣文蛤」
|環境文蛤是台灣重要的經濟貝類之一,主要棲息在平坦沙灘與潮間帶的沙質海底,過去都認為台灣野生或養殖的文蛤,是自日本引進的麗文蛤,不過水試所經過調查,透過DNA鑑定、量測外殼等多變量分析,確認是新種,命名為「台灣文蛤」,推翻了近百年的既定認知。
-
月初剛放養 台南漁電共生500萬顆文蛤苗暴斃
|環境台南北門傳出有漁電共生的文蛤池大量死亡情形,蔡姓養殖戶月初從雲林引進5池約5公頃文蛤放養,沒想到接連暴斃,超過500萬顆文蛤苗全死光,損失上百萬。對此公部門也到場會勘,建議養殖戶先就水質、土壤、活體檢驗,了解原因。
-
雲林牡蠣殼蚵串堆路上 入夜視線差駕駛險撞上
|地方雲林沿海地區養殖牡蠣盛行,但蚵農為方便出海放養,將蚵串堆置在海堤防汛道路旁,近期有民眾反映入夜後行駛在台西鄉防汛道路,差點因視線不良撞上,對此雲縣府環保局則表示,會先勸導蚵農將牡蠣殼移至暫置場,以免影響交通與造成環境汙染被開罰。
-
全國寒流農損破億 其中高接梨穗損失占上濟
|這个寒天寒流一陣閣一陣,農委會統計,因為1月底寒流的影響,到2月初6為止,全國農業損失的金額,已經超過1億,其中農產品損失就有9千外萬,以梨仔損失上濟,大概就損失6千外萬,漁業的損失,大概有651萬,以虱目魚和海鱺仔為主。(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
-
寒流農損逾億元 高接梨穗平均災損逾35%
|產經近期寒流一波接著一波,經農委會統計,從1月下旬寒流影響至2月6日截止,全國農業損失金額已超過1億,其中農產損失9394萬元,以高接梨穗損失最多,損失金額達6412萬元,而漁業損失的部分651萬元,受損漁產主要是文蛤池混養的虱目魚和海鱺為主。
-
文蛤暴斃全鄉損失若逾5% 雲縣府盼中央啟動天然災害救助
|生活台南和雲林台西鄉近期陸續發生文蛤暴斃,有的養殖池全軍覆沒,當地養殖戶無奈表示,損失超過數百萬元。12日上午,雲縣府會同水試所等相關單位前往會勘,目前農業處已啟動雲林沿海四鄉鎮會勘,若全鄉損失超過5%,希望中央能啟動天然災害現金救助機制,彌補養殖戶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