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幣對澳幣
-
無尾熊列入瀕危物種 澳洲改變觀光模式普及保育觀念
| 環境因為棲地減少、生存環境受到壓迫,澳洲在2月宣布無尾熊列入瀕危物種,現在更進一步改變與無尾熊接觸的觀光模式,讓遊客將這個可愛的物種,真正當成野生動物,減少與人的肢體接觸,並教育大眾一起保護這個瀕危物種。
-
犯嫌藉「泰達幣」洗錢 警方12天查獲逾60起案件
| 社會刑事局抓到多起投資詐騙案件,集團透過虛擬貨幣「泰達幣」洗錢,這回更查扣到近16萬顆泰達幣,換算台幣454萬元,警方表示,虛擬貨幣成為不法集團的洗錢工具之一。
-
防中資假借港資來台 民團提港澳條例修正草案
| 兩岸中資偽裝成台資或港資,來台滲透挖角事件頻傳。檢調已經偵辦33件,涉及人數超過500人。現在外界關注是否修港澳條例來防堵中資。陸委會主委邱太三表示修法茲事體大,會持續跟經濟部來討論。
-
台股跌破萬七收16825點 台積電一度跌至561元
| 產經俄烏戰爭未解,美股的主要指數重挫,台股早盤也走弱,午盤一度下殺超過400點,最低來到1萬6千7百64.78點,終場收在16825.25點,萬七關卡失守,而且不只台股表現不佳,台北外匯市場中,在新台幣兌換美元匯率,是以28.362元收盤、重貶1.12角。
-
-
6竊嫌偷蘇花改隧道500米電纜線遭逮 主嫌趁隙逃逸
| 社會228連假蘇花公路車流量大,卻有竊賊趁這段期間,去偷仁水隧道內「火災排風設備電纜」。警方獲報立刻前往,竊嫌一窩蜂逃散,還高速衝撞柵欄,最後還是被逮捕。警方在嫌犯車上,查獲到大約500米的電纜。
-
氣候暖化、病危威脅生存 澳洲將無尾熊列入瀕危物種
| 環境在氣候暖化之下,澳洲野火、乾旱頻繁發生,加上疾病威脅,讓國寶級無尾熊在2018至2020年間,從8萬驟減剩不到5.8萬隻。澳洲政府今(11)日宣布昆士蘭、新南威爾斯和澳洲首都直轄區,將無尾熊列入瀕危物種。
-
洋基小聯盟聘女性總教練 史上第一人
| 全球美國紐約洋基球團,日前打破性別框架,將小聯盟女性打擊教練貝爾科薇克,提拔為低階1A球隊總教練;她成為史上首位小聯盟女性總教練,雖然社群媒體上也出現不少負面評論,但她說這就是美國夢,希望成為女性後輩的先鋒。
-
-
美緊急授權青少年打第三劑 澳明年替5至11歲孩童打疫苗
| 全球面對Omicorn變種病毒,美國FDA在9日通過緊急授權,批准16、17歲的青少年,可追打第三劑加強針。澳洲則宣布,明年1月10日起,要替5至11歲的孩童打疫苗。在歐洲,疫苗接種率低的斯洛伐克,政府祭出獎金,鼓勵60歲以上長者接種。
-
台幣持續升值 出口業者憂破27.5元將衝擊獲利
| 產經美國財政部3日公布匯率報告,內容提到台灣雖符合3項檢視標準,但未列為匯率操縱國。央行也公布這段時間與美方磋商六大主張,強調雙方仍會持續就匯率議題協商。學者分析,台灣並沒有排除在觀察名單中,主要是匯率升貶仍有人為介入影子,不過關鍵是並非為了獲取貿易優勢,更不是對美貿易順差擴大主因。不過出口業者憂心,台幣持續升值,如果衝破27.5元防線,營運獲利影響大。
-
美英澳共組AUKUS 潛艦遭棄單激怒法國召回大使
| 全球美國與英國聯手協助澳洲,打造核能潛艦,讓澳洲取消與法國簽下的訂單,引發法國當局不滿,宣布召回駐兩國的大使。為了打破僵局,現在傳出美國總統拜登,有意致電給法國總統馬克宏,針對外交危機展開討論。
-
反對比特幣列為法定貨幣 薩爾瓦多民眾上街示威
| 全球中美洲國家薩爾瓦多,9月7日將成為全球第一個以虛擬貨幣「比特幣」為法定貨幣的國家。不過大多數民眾還不太會用,也不信任這種高波動的貨幣,新制度上路前,街頭仍然出現反對示威。
-
澳洲新南威爾斯疫情嚴峻 民眾外出購物範圍限離家五公里內
| 全球Delta變種病毒持續在全球肆虐,澳洲新南威爾斯省正面臨疫情以來最嚴峻的情況;14日單日新增466例本土個案再創新高,也讓當局決定緊縮防疫措施。《彭博社》報導指出,由於變種病毒讓疫苗保護力下降,進而提高群體免疫的門檻;美國傳染病學會估計,群體免疫的門檻是人口比率的80%,甚至接近90%。
-
台商違反居檢外出未繳60萬罰款 得知要凍結財產錢才繳清
| 社會國內三級警戒已經一個多月,不過,還是一些民眾有違反居家檢疫違規營業、群聚、或是不戴口罩等防疫規定。在台南甚至有位從澳門回台的台商,違反居家檢疫規定離開家門,被開罰60萬元還逾期未繳,後來移送執行署要凍結名下帳戶、汽車、與不動產,才願意在昨天繳清裁罰款。看到民眾把口罩拉下,員警立刻要求把口罩戴好,台北市強化防疫工作,萬華分局員警加強取締未戴口罩以及群聚活動,在路邊看到有好幾位民眾聚集在騎樓聊天,員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