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黃喉貂現身池上山脈山腳 學者:未來可能建立穩定族群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保育類野生動物「黃喉貂」,過去主要活動區域在中央山脈、海拔300到3900公尺的原始森林,不過上個月在池上海岸山脈山腳下發現到2隻黃喉貂。專家說,黃喉貂活動力強,活動範圍大,隨著數量增加,可能擴大活動範圍。

監測田間生物多樣性的團隊,上個月在池上鄉海岸山脈山腳下的富興社區稻田,紅外線攝影機紀錄到2隻黃喉貂在水溝附近穿梭。

池上青年培力站主持人林耿弘指出,「黃喉貂的分布大部分都以中央山脈為主,台東的黃喉貂出現在海岸山脈紀錄,確實是相對沒有聽過。」

黃喉貂主要分布在中央山脈海拔300到3900公尺高的森林,在南橫公路附近經常被發現,由於牠們的模樣很可愛又活潑,有山林精靈之稱;但曾經發現牠們偷吃登山客背包食物,也有一定的危險。

不過現在黃喉貂跨越了花東縱谷,出現在東海岸山脈田區,生態監測團體懷疑,是不是中央山脈的棲地發生變化?但專家說,黃喉貂的族群數量穩定成長,可能是牠們向外擴大活動範圍,而且政府推動生態廊道,也很有可能會從中央山脈遷徙到海岸山脈。

野生動物學家姜博仁說明,「牠可以做長距離的移動是沒有問題的,所以是變成說從中央山脈透過一些廊道,只要不是那種超密集的都是市鎮,牠都有可能逐漸地慢慢擴展。」

姜博仁說,目前海岸山脈都還只是零星發現,不過未來可能會建立穩定族群。

林保署台東分署表示會持續監測,但也要呼籲海岸山脈民眾要把家中垃圾廚餘收好,避免引來黃喉貂到民宅,造成和人類的衝突。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