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11月醫材基金

  • 北京10天新增逾200例 部分地區啟動大規模普篩

    |

    1592656011n.jpg (圖/美聯社) 近期中國新冠病毒疫情大爆發,北京10天&#30

  • 苗栗縣議員鄭聚然 服務處賣口罩引爭議

    | 兩岸

    苗栗國民黨縣議員鄭聚然,19日宣布只要是苗栗的縣民,拿身分證都能以每片2元半的價格買到口罩。位於頭份的服務處,一早就聚集不少排隊人潮,民眾買到口罩,滿臉笑容。 有民眾說:「一片二塊半,一包五十片,一百二十五元。(記者:你買幾包?)一包。」 鄭聚然19日在臉書上公開表示,以每片2.5元的價格,回饋苗栗鄉親,但這樣的做法也引發質疑。上午苗栗縣衛生局人員上門了解,帶回部份口罩進一步確認。鄭聚然解釋:「協

  • 陳時中出席台大醫院院慶 談防疫、醫材、健保等問題

    |

    我國防堵武漢肺炎有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核心團隊,被外界譽為「防疫五月天」,擔任指揮官同時也是衛福部長的陳時中,週末出席台大醫院125週年院慶活動時表示,台灣防疫成績亮眼,是因為SARS之後所奠定下來的感染管控實力,才讓疫情燒不起來。 陳時中表示:「這個東西一分一毫都取巧不得,完全是看我們的基礎功,那個基礎功夠所以它(疫情)燒不起來。」 雖然國內疫情趨緩,但陳時中的挑戰並沒有減少,例如健保自付差

  • 醫材自付差額爭議 付費者代表籲訂上限

    | 兩岸

    保健署日前公告,8類、352項醫材訂自付差額上限,已暫緩實施。今天健保會召開今年度第四次會議,付費者代表發布聲明,呼籲政府落實訂立自付差額醫材費用上限。消基會表示,未來將主動蒐集各院所醫材收費金額,定期公布定價不合理的名單。 日前健保署公告,健保自付差額醫材收費上限,引發醫界反彈後,宣布暫緩實施此政策。上午健保會召開今年度第四次會議,會後19位付費者代表共同發布聲明,呼籲政府堅守政策,落實訂立自付

  • 健保醫材上限爭議醫界反彈 政策暫緩上路

    |

    醫材自付差額上限引發醫界反彈,衛福部長陳時中宣佈政策暫緩上路,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直言衛福部思慮不周、引起誤會,應該要經過充分討論後 再推出。而醫勞盟質疑,健保署推動政策過程草率,有汙名化醫界的疑慮。 健保署日前公告八大類健保醫材訂定自付差額費用上限,引發醫界反彈。總統蔡英文上週在臉書發文,請行政院長蘇貞昌與衛福部長陳時中就各界意見進行研商。陳時中13日宣布政策暫緩上路。15日上午蘇貞昌出席活動,強

  • 自費醫材上限引爭議 衛福部:暫緩實施

    |

    衛福部公告8大類自付差額醫材費用上限,引發醫界反彈,決定8月1日暫緩實施。有醫師就認為,國內不少醫材多從歐美進口,除了考量關稅等成本,產地的不同價也會有價差,如果再將每個醫院的進貨成本等因素考量進去,實在很難完全比較。消基會則表示,有爭議的自付差額醫材暫緩是全員共識,但不可無限期停擺。 自費醫療器材推陳出新,不過同一種醫材、在不同醫院價格卻差很大,為了改善收費亂象,健保要對民眾自付差額醫材訂定上限

  • 醫材自付差額上限惹議 新政策暫緩實施

    |

    健保署提出自費差額醫材費用上限政策,引起醫界大反彈。衛福部長陳時中昨天邀集醫界代表溝通討論,陳時中在會後宣布,原訂八月上路的政策將會暫緩實施,兩個月內再開會討論。 健保署日前公告,8月起將對8類,共352項健保差額特材訂定收費上限,引發醫界反彈;更驚動總統蔡英文出面,請行政院長蘇貞昌、衛福部長陳時中協商處理。健保署13號邀請近40位反對及支持的醫界代表表達意見,不過全程採閉門會議,引發爭議。醫勞盟

  • 醫材自付差額上限惹議 陳時中邀醫界討論

    | 兩岸

    健保署日前公告,8類352項醫材訂出自付差額上限,預計8月上路,引發醫界反彈。衛福部長陳時中下午邀集將近40名醫界代表開會討論,但醫勞盟痛批,認為這次會議其實就是摸頭大會。   陳時中表示,他只是希望大家坐下來好好討論,傾聽各界意見。而就在稍早會議結束後,陳時中宣布,暫定延後實施,兩個月內將再召開會議,尋求共識。 健保署日前公告,8月起將對8類、共352項健保差額特材,訂定收費上限,卻引發醫界反

  • 自費醫材收費設限引反彈 陳時中:請健保署再了解

    |

    為了避免民眾就醫時出現自費醫材收費落差大的現象,健

  • 避免收費落差大 健保署更新自費醫材比價網

    |

    怕民眾就醫時出現自費醫材收費落差大的現象,健保署更新自費醫材比價網 ,針對八項民眾常用的自費項目,訂出價格上限,訂定後,有八成醫療院所都需調降價格。 高齡社會來臨,白內障開刀手術越來越普遍,不過就有民眾發現,同一款自費人工水晶體,不同醫療院所收費落差上萬元,民眾也無從得知價格與效益關聯,健保署因此更新了自費醫材比價網,列出八大項常用的自費醫材,除了訂出價格上限,也羅列不同款醫材的效能。 健保署特材

  • 警破獲國內首例 醫美使用非法進口醫材

    |

    刑事局中部打擊犯罪中心,抓到國內第一例醫美診所使用非法進口的醫美醫材。有一個姓謝的醫生在新北市三重開業,以市價一半取得美國音波器材,用市場行情做醫美,目前已把這醫生移送法辦。 警方在擁有醫師資格的謝姓嫌犯新北市的租屋處,查獲不明藥劑及不良醫材。 謝姓嫌犯的醫美診所就設在新北市三重區的大樓裡,他利用網路社群平台打著使用美國知名原廠音波拉提醫材為號召,招攬消費者上門,但實際上使用的器材,卻是未經衛福部

  • WHO評估 葉門2850萬人口恐逾半染疫

    |

    有部分國家開始鬆綁禁令,但也有些國家反而出現危急,

  • 財政窘迫、醫療體系崩 烏克蘭陷防疫困境

    |

    烏克蘭到11號為止,有15000多人確診,408人死亡。有美聯社記&#3277

  • 嘉義紙箱工廠私製口罩 不法獲利200多萬

    |

    刑事局中部打擊犯罪中心查獲位在嘉義的一間紙箱工廠,向彰化的醫療器材行收購瑕疵口罩,另外也向口罩工廠訂購半成品加工,初估私自賣出40多萬片口罩,都被依法送辦。 大批警方在嘉義這間工廠,清點查到的口罩,數量高達九萬多片,另外還有不少防疫物資。不過仔細看看這批額溫槍,全都只有簡體字,沒有合格送檢標章。而警方試穿查獲的防護衣,還發現不少問題。 新拆的防護衣有破洞,材質也明顯偏薄,也只能勉強套住身體前半部。

  • 物資醫材匱乏 民眾DIY布衛生紙、防護衣

    |

    在疫情威脅下,搶購生活和醫療物資的新聞不斷,不少人因此開始試著DIY;英國民眾自製可重複使用的布衛生紙,印尼則有裁縫團隊,幫醫護製作防護衣。 印尼疫情緊張,女企業家瑪雅提迪墨希為在西爪哇擔任醫護人員的朋友感到擔憂,因為在救治病患的同時,醫護也因為身上的防護裝備嚴重短缺,而身陷風險中。瑪雅提迪墨希說:「他們(醫護)人員穿的是塑膠雨衣或塑膠袋,取代全罩式的防護衣。」 儘管缺乏醫學專業知識,迪墨希仍決定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