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紙箱工廠私製口罩 不法獲利200多萬
林健生 王龍韜 / 台中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刑事局中部打擊犯罪中心查獲位在嘉義的一間紙箱工廠,向彰化的醫療器材行收購瑕疵口罩,另外也向口罩工廠訂購半成品加工,初估私自賣出40多萬片口罩,都被依法送辦。
大批警方在嘉義這間工廠,清點查到的口罩,數量高達九萬多片,另外還有不少防疫物資。不過仔細看看這批額溫槍,全都只有簡體字,沒有合格送檢標章。而警方試穿查獲的防護衣,還發現不少問題。
新拆的防護衣有破洞,材質也明顯偏薄,也只能勉強套住身體前半部。而口罩外盒寫的,標榜是甲殼素口罩,警方初步了解,材質只是一般的不織布,和醫療等級使用的材質,也有很大差異。偵辦警方表示:「這是甲殼素(不織布)原料製造的口罩,它不是醫療等級的口罩,它是一般口罩,但是他對外販售他(業者)是講說它們是醫療級口罩。」
警方在四月底,查到嘉義一間紙箱工廠,雖然是合法工廠,但分別向彰化的醫療器材行和口罩工廠,低價買進不良瑕疵品,或是口罩的半成品。進貨後自己加工,加了耳掛線和鼻樑壓條,以一片八元的價格轉賣獲利。
刑事局偵六隊第一隊隊長潘智強說明:「以2.5-3元的成本買入(半成品)以後,再進到這工廠後再加工為成品,再以8元價格賣出去,所以價差(至少)有5元。」
警方現場查獲九萬多片成品,初估從一月到四月,黃姓嫌犯已經賣出四十多萬片。由於嫌犯轉賣給下游廠商,警方除了追查流向,主嫌也被依違反特別條例、傳染病防治法等罪嫌法辦。
大批警方在嘉義這間工廠,清點查到的口罩,數量高達九萬多片,另外還有不少防疫物資。不過仔細看看這批額溫槍,全都只有簡體字,沒有合格送檢標章。而警方試穿查獲的防護衣,還發現不少問題。
新拆的防護衣有破洞,材質也明顯偏薄,也只能勉強套住身體前半部。而口罩外盒寫的,標榜是甲殼素口罩,警方初步了解,材質只是一般的不織布,和醫療等級使用的材質,也有很大差異。偵辦警方表示:「這是甲殼素(不織布)原料製造的口罩,它不是醫療等級的口罩,它是一般口罩,但是他對外販售他(業者)是講說它們是醫療級口罩。」
警方在四月底,查到嘉義一間紙箱工廠,雖然是合法工廠,但分別向彰化的醫療器材行和口罩工廠,低價買進不良瑕疵品,或是口罩的半成品。進貨後自己加工,加了耳掛線和鼻樑壓條,以一片八元的價格轉賣獲利。
刑事局偵六隊第一隊隊長潘智強說明:「以2.5-3元的成本買入(半成品)以後,再進到這工廠後再加工為成品,再以8元價格賣出去,所以價差(至少)有5元。」
警方現場查獲九萬多片成品,初估從一月到四月,黃姓嫌犯已經賣出四十多萬片。由於嫌犯轉賣給下游廠商,警方除了追查流向,主嫌也被依違反特別條例、傳染病防治法等罪嫌法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