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奢侈稅
-
杜拜推頂尖咖啡1杯3萬台幣 創下金氏世界紀錄
| 全球根據國際咖啡組織(ICO),全球咖啡消費市場持續增長,今(2025)年咖啡豆消費量預估可以突破1.7億袋。看好精品咖啡前景,杜拜一家咖啡店日前推出全球「最頂尖咖啡」,不但在大賽中評分刷新高,1杯要價超過新台幣3萬元,也創下金氏世界紀錄。
-
美最高法院將審關稅合法性 貝森特:可望繼續執行
| 產經美國最高法院週三將開庭審理美國總統川普全球關稅的合法性,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預期現行關稅將獲判繼續執行。由於國內機械和工具機業者面臨關稅和匯率升值雙重衝擊,工具機業出現做4休3,機械業則預期今(2025)年下半年景氣回升,對於明年展望樂觀。不過,機械工業同業公會榮譽理事長柯拔希表示,希望台灣最終稅率能和競爭國家相同,新台幣能維持在32到33元,機械業才能長遠發展。
-
川普:韓晶片關稅將不遜於台 學者指台灣技術更佳樂觀看待
| 產經昨天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南韓總統李在明會面,隨即韓方宣布敲定關稅稅率,更特別提及,半導體關稅將不會比台灣高,引發關注。學者分析,台灣、南韓雙方算是各有所長,台灣在晶圓代工的良率方面,大概有領先半年,不過在記憶體方面南韓是全球第一,但良率才是先進製程的重點,台灣不用擔心因為稅率差異、被南韓超越。
-
美提晶片產能五五分 鄭麗君:未討論也不會答應
| 產經針對美國商務部長日前提出台美晶片產能五五分構想,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今(1)日凌晨結束赴美磋商行程抵台時強調,我方談判團隊從未做出任何有關「晶片五五分」的承諾,這次談判也未討論相關議題,且未來不會答應這項條件。
-
對等關稅衝擊台灣農業!開放市場又存在哪些隱憂?【獨立特派員】
| 產經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對等關稅」8月29日遭聯邦上訴法院判決違法,但暫時可維持至10月14日,等待最高法院審理。該政策自8月7日起實施,暫時性稅率為20%,再疊加既有關稅,已對台灣農產品出口造成明顯影響。產值最高的蝴蝶蘭訂單下滑15%,台灣鯛收購價下跌三成。同時美方強烈要求農產品進口零關稅,進一步衝擊台灣稻米、雞肉等產業。台美農產品貿易長期逆差,2024年台灣進口美國農產品金額達38億美元,出口僅9億美元。產學界憂心,若農產品市場成為談判籌碼,將危及糧食安全,對本土農業帶來嚴重打擊。
-
美台關稅將達成重大協議 行政院:將議定最終稅率
| 產經台美關稅談判,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透露,即將達成重大協議,外界推論有機會是232條款跟對等關稅一起談判,並且得到初步結果。不過根據外媒報導,台灣官方代表,無法跟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直接對談,增加談判難度,中經院長連賢明更分析,不排除初步結論再被川普否決。
-
財政部開徵「網紅營業稅」 怎樣會被課稅?稅率如何估算?
| 生活財政部10日公布「網紅營業稅」課徵規範,包含網紅在網路發表創作或分享資訊取得的收入,未來都將納入課稅範圍,即日起到明(2026)年6月底是輔導期,可暫時免罰。怎麼樣算是必須被課稅的「網紅」?網紅收入同時來自境內外觀眾時,如何課徵營業稅?
-
關稅衝擊車市 台北港堆逾3萬輛進口新車
| 產經受到美國關稅不確定性影響,車市買氣急凍,光是台北港已堆積超過3萬輛進口新車。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昨(25)日證實,美方希望台灣整車市場開放免稅、以及貨物稅有機會在明(27)日三讀通過,外界分析,都讓民眾對買車更抱持觀望心態。
-
台美關稅談判持續 卓揆:爭取協商232條款等3目標
| 政治行政院長卓榮泰今(25)日前往立院,報告台美關稅談判進度及產業影響評估,卓榮泰表示,目前台灣要爭取三大目標,更好的對等關稅稅率、一起協商232條款,也要爭取不疊加稅率。副院長鄭麗君證實,美規進口車也在關稅談判範圍內,雙方達成一定共識後,美國會安排總結性會議,希望越快越好,未來完成協商後,將送請立法院審議。
-
美國對台加徵20%關稅 機械廠陸續拋「做四休三」
| 生活美國對台加徵20%關稅,工具機產業首當其衝。工具機大廠瀧澤科技宣布,22日起實施做四休三,暫定3個月;百德機械原本也宣布已經啟動相同措施,但昨(19)日傍晚又發布重訊公告,因為客戶訂單調整,已恢復正常工作日程。
-
工具機產業受關稅衝擊 瀧澤宣布將週休三日
| 產經美國宣布對台灣工具機加徵20%關稅,讓台灣工具機產業受到衝擊。台灣工具機大廠瀧澤科技宣布,將從22日起實施做四休三制,暫定三個月;百德機械原本也傳出啟動做四休三,但傍晚發重訊聲明,已於18日恢復正常。專家分析,企業出走潮在所難免,不過因為美國人力等成本高,恐怕只有中型廠商才有機會出走。
-
台灣科技業面臨關稅考驗 有企業宣布每週五休假
| 生活台灣科技業面臨關稅20%+N,以及半導體關稅等考驗,鴻海董事長暨電電公會理事長劉揚偉昨(18)日出席活動表示,約有25%的會員受影響,研擬在美國和其他開發中國家,建立科學園區。專家分析,企業出走潮在所難免,不過,因應美國人力等成本高,恐怕只有中型廠商有機會出走,受到美國關稅衝擊,台灣瀧澤科技近期宣布,實施為期3個月的每週五休假。
-
美對台課20%+N關稅 工總籲增加融資、凍漲電價
| 產經美國對台課徵20%+N對等關稅,工總今(12)日發聲明,我國關稅遠高於日韓,會影響到競爭力,呼籲政府應該維持穩定匯率、增加對中小企業融資,還有透過凍漲電價等方式救急。傳產業者也表示,從4月到現在都接不到美國客戶訂單,再持續下去恐怕只能關廠。受到關稅衝擊的產業包含紡織、電機等,在股市表現也都偏弱。
-
一週大事/台美關稅20%上路 以色列宣布接管加薩(2025.8.4-8.10)
| 生活《公視新聞網》為您精選一週國內外大事,關注焦點包括:台美關稅20%上路、台積電員工涉洩密案、核三公投2場發表會、728豪雨後續、多項民生指標出爐、以色列宣布接管加薩、廣島原爆80週年。
-
美對等關稅採疊加計算 傳產、紡織、農漁業恐受衝擊
| 產經美國7日起實施最新一輪對等關稅措施,包含台灣在內的多數國家,將採取「疊加」計算方式,引發外界關注。台灣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尤其是傳統產業、紡織業及部分農漁產品等,新關稅將超過20%,恐造成嚴重衝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