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

  • 紡織業占全球碳排10% 台舊衣回收技術待克服

    |產經

    紡織業為高耗能工業之一,占全球碳排放總量10%。台灣每年產生71萬公噸紡織纖維廢棄物,約有三分之一是消費後產生、近9成進入掩埋或焚燒。環保署希望推動舊衣回收再利用,減少資源浪費。回收業者認同這是未來趨勢,但也坦言仍有技術問題需要克服。

  • 中國貿易壁壘調查含台2455項商品 經濟部:未接獲通知

    |兩岸

    中國商務部昨(12)日公告,將就台灣2455項商品,包括農產品、五礦化工產品、紡織品等進行貿易壁壘調查。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經濟部都沒收到中國通知,願意在不設前提的情況下,就貿易議題與對岸磋商討論。行政院代理發言人羅秉成表示,不希望正常貿易往來,被過度工具化、政治化,相關部會會做好因應。

  • 秘魯「錢凱文明」考古所知不多 古蹟出土專家備感興趣

    |文教科技

    南美洲的古文明以秘魯西岸為核心的印加文明最為人所知。事實上當地在印加文明之前,還有瓦里文明與錢凱文明,目前專家對於錢凱文明所知不多。日前秘魯首都利馬附近,一座新出土的錢凱文明古墓,就讓考古學家備感興趣。

  • 紡織大國付環境代價 巴基斯坦犧牲水及空氣品質

    |全球

    巴基斯坦是全球重要紡織大國,紡織工業是國內的重要產業,占GDP 8.5%。但紡織業同時也是個高度汙染且相當不透明的產業,現在已經為當地帶來水汙染的問題,工廠使用燃煤發電,廢棄進入大氣中影響空氣品質。

  • 市售口罩抽驗 3件外層鉛含量6-11mg

    |

    消基會去年12月到雙北市大賣場、連鎖藥妝店及電商平台購買20件口罩樣品,結果在重金屬測試,有3件樣品外層鉛含量6到11毫克。消基會呼籲政府應將口罩材質的安全標準、納入管理並制定國家檢驗標準,政府應該要比紡織品規範更嚴格,才能讓民眾用的安心。 疫情期間,口罩成為民眾民眾的基本配備,日前消基會於雙北大賣場、連鎖藥妝及電商平台購買19件醫療用口罩及1件一般拋棄式口罩進行檢測。結果發現南六、美德及丰荷等3

  • 彩色口罩恐含致癌「偶氮色料」 1/4起抽驗

    |

    防疫期間口罩成為必備物品,各大通路販賣的口罩花樣、顏色也越來越多元,但要小心如果買到不合格的口罩,上頭的「偶氮色料」'恐有致癌疑慮,經濟部標檢局從4日起,將針對口罩實體通路、店面、網路平台啟動有色口罩的抽驗,預計1月14日前會完成抽驗70種廠牌。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組長賴俊杰強調:「依照消保法,如果說企業經營者有製造、販售、輸入,致消費者生命身體健康、財產安全的危害,我們會要求他做下架、回收、改正,

  • 旭富大火延燒逾48小時 爆炸瞬間畫面曝光

    |

    旭富大火救災來到第三天,持續48小時,旭富製藥爆炸一瞬間監視器畫面曝光,可看出當時震動威力之大,受波及的鴻利紡織、桃園紙廠仍在進行殘火處理。 監視器拍下旭富製藥爆炸一瞬間,威力之大,連監視器都受到震動。除了旭富本身粗估損失10億元,受波及的鴻利紡織、桃園紙廠、東陽工業、國晟工業等工廠也損失8億,一場大火一口氣燒掉18億元。 桃園紙廠公司表示有保險,但絕對不夠負擔損失。廠方初估,損失數億、受損面積約

相關標籤

近期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