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美台關稅將達成重大協議 行政院:將議定最終稅率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美關稅談判,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透露,即將達成重大協議,外界推論有機會是232條款跟對等關稅一起談判,並且得到初步結果。不過根據外媒報導,台灣官方代表,無法跟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直接對談,增加談判難度,中經院長連賢明更分析,不排除初步結論再被川普否決。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點名和台灣即將達成重大協議,目前台美雙方都未透露協議內容,不過外界推論,盧特尼克主要負責處理《232條款》相關內容,因此不排除是對等關稅和《232條款》一起談,並且得到初步結論。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推測,「根據我們那時候的貿易代表團出國之前追求的目標,現在應該是可以考量到15%還有不疊加,或者是15%疊加。」

也有學者表示,台灣對等關稅「暫時稅率」是20%,以自行車產業為例,若再疊加原本稅率11%,關稅超過3成,對產業生存影響大,台灣不僅要「降」關稅,更最重要的是爭取不要疊加稅率。

邱達生提及,「但是比較值得注意就是說,達到這個目標,它的這種付出的代價,比如說去那邊投資的金額規模,那或者是說採購美國產品的規模。」

台美關稅談判變數大,外交部次長吳志中接受外媒訪問時坦言,最大硬傷就是受限美國「一中政策」,不可能舉行任何領袖層級會談,各國領導人可與美國總統川普直接面對面談判,台灣只能以「非官方的方式」表達訴求。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指出,「就算你談了,下面都說OK了,川普不同意你也沒辦法,他還是要有一些政績啦,可以跟人家炫耀的,所以等到他哪時候缺的時候,他就會覺得那就趕快用台灣,這邊趕快決定吧。」

行政院12日強調台美雙方談判持續推進,美國政府「總結性會議」將議定最終稅率。學者解讀,台美是否敲定協議,最終仍需川普點頭同意。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