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衝擊車市 台北港堆逾3萬輛進口新車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受到美國關稅不確定性影響,車市買氣急凍,光是台北港已堆積超過3萬輛進口新車。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昨(25)日證實,美方希望台灣整車市場開放免稅、以及貨物稅有機會在明(27)日三讀通過,外界分析,都讓民眾對買車更抱持觀望心態。
前往台北港,各種進口車幾乎將台北港塞得滿滿滿,宛如一片車海。受到台美對等關稅稅率還沒底定,加上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25日證實,美國希望台灣開放整車零關稅,外界分析將更加重消費者的觀望氣氛。
汽車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劉錦村表示,「我想現在從台北的八里港到台中港,已經塞滿了數萬輛的新車,任何一個車商都會受不了,2026的車會出來,那2025的車還沒開始賣,當然2025的車到明年,一定會更下修價格來出清。」
如果以現行進口車稅率來計算,假設一台2000cc以下的進口小客車,進口車成本200萬,再加上進口稅、貨物稅和營業稅,換算下來購車金額約308萬。但如果台灣真的開放,美國整車零關稅上路,等於購車金額只需約262.5萬,兩者相差約45.5萬元。
汽車評論員羅焜平指出,「台美關稅越早講,越不會讓我們市場產生這種焦慮,產生這種向後延遲消費的情況,對於這種銷售上面,造成一個非常大的障礙,對於從業人員來講會非常的痛苦。」
想買車的民眾,除了觀望美國關稅稅率何時底定,立法院也研擬,將汽車汰舊換新的貨物稅減徵優惠延長到2030年,只要報廢持有滿1年、出廠10年以上汽車,在報廢或出口前後6個月內,購買新車完成領牌,就能享有10萬元貨物稅減徵。
台北商業大學財政稅務系教授黃耀輝表示,「開放美整車零關稅,很多人可能會覺得說,進口車跟國產車的價錢差不了太多,國內消費者一直在等待,所以光一個貨物稅的調降,我認為還不足以刺激汽車買氣。」
有學者建議,想避免開放美國整車零關稅,衝擊國產車的競爭力和相關人員的就業,不如同時調降進口車和國產車貨物稅,對美方來說更有吸引力,也能降低對國產車的影響。
姜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