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衛星
-
歐洲盼國防太空自主 挪威瑞典良性競爭打造太空港
|全球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以及俄烏戰爭威脅,都讓歐洲認真思考提升獨立的國防與太空能力。瑞典跟挪威在靠近北極圈的歐洲最北端正在進行一場太空競賽,打造可執行衛星發射任務的太空港,希望擺脫對美俄的依賴,確保在太空領域的自主地位。
-
台灣研發火箭首於北海道發射 升空4公里後落下
|文教科技由台灣晉陞太空集團所研發的火箭,今(12)日上午在日本北海道宇宙港進行發射,不過火箭在上升過程中停止,沒有達到預定高度100公里,這也是第一次有外資企業在日本本土發射火箭。
-
英航太公司4月啟動創新實驗 擬在太空培育高純度鑽石
|全球疫情後改成一年一度的「範堡羅國際太空展」,日前在英國法恩伯勒市舉辦。這個全球太空產業的重要活動,今(2025)年推出了許多亮點。其中最吸睛的,莫過於「太空培育鑽石」這項實驗。即將在4月啟動這項實驗的英國航太公司表示,如果能成功的話,相關的技術和產品可望將引領新一代的工業革命。
-
史上規格最高企業座談 習近平會華為DeepSeek等巨擘
|兩岸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昨(17)日在北京出席一場民營企業座談會,與會者包括近期席捲全球的DeepSeek創辦人梁文鋒等各大中國科技巨擘;習近平發表談話中釋放支持民營經濟訊號,也反映中國對經濟成長趨緩,以及美國遏制中國技術發展的擔憂。
-
國家太空中心研發6U立方衛星 「旺來」入軌3個月成功取像
|文教科技台灣太空科技再傳來好消息,國家太空中心自主研發的6U立方衛星「旺來」去(2024)年升空後進入地球軌道近3個月,如今成功取像,完成光學系統、影像感測、影像壓縮等技術驗證,任務達成率100%,相關技術未來可望應用在更大型衛星上。
-
蘋果共同創辦人沃茲尼克出資 AI演算精準追蹤太空垃圾
|全球隨著地球上空人造衛星殘骸數量的增加,愈來愈多新創企業投入太空垃圾的追蹤。和賈伯斯一起創辦蘋果公司的工程師沃茲尼克出資成立新事業體,結合美國軍方太空司令部的即時資訊和AI人工智慧,研發出追蹤太空垃圾的系統,太空事業與衛星公司可藉此接收撞擊警訊,避免人造衛星受損。
-
中日韓領袖峰會登場 自貿協定加速談判有共識
|全球睽違4年半的中日韓領袖峰會,今(27)日上午在南韓首爾舉行,3國領袖針對重啟中斷4年多的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FTA)達成共識。而在昨(26)日中日雙邊的會前會時,日本首相提出希望維持台海和平穩定,而在3方會談前北韓通知日本,將發射1枚搭載人造衛星的火箭,對此,日韓雙方都強烈要求北韓取消計畫。
-
地球軌道設太陽能發電站計畫 成本、傳輸問題待解決
|全球太陽能發電一直被列為再生能源的重要項目之一,但許多地區受到天候或緯度影響,日照時間明顯不足,加上大規模的太陽能發電站往往需要使用大片土地,也成為設立據點的阻礙。因此就有科技業者打算在地球軌道上設立太陽能板陣列,當然,太空發射的成本,以及從太空以無線方式傳輸能源到地面,都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
讓南沙太平島通訊效能增加3.9倍 中軌衛星系統是什麼?
|文教科技為了解決南沙太平島長久以來通訊頻寬不足、對外通訊不便的困擾,數發部與所屬的電信技術中心合作,於島上開通SES中軌衛星訊號,並於16日啟用Wi-Fi與行動網路服務,讓島上的總傳輸頻寬可達25Mbps,通訊效能為之前的3.9倍。什麼是中軌衛星系統?
-
將人造衛星送入目標軌道 日新型火箭隔23年首成功發射
|全球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今(17)日在鹿兒島縣太空中心成功發射新一代主力運載火箭H3的2號機,這是日本23年來首次成功發射全新大型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