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

  • 史上最大切割黑鑽石「謎」重逾555克拉 蘇富比拍賣1.2億台幣成交

    |全球

    一顆據信來自外太空擁有數十億年歷史的巨大黑色鑽石,日前以430萬美元,折合約1.2億台幣的價格拍出。這顆被取名為「謎」的黑鑽石,重達555.55克拉,是當今全球最大的切割鑽石,也名列金氏世界紀錄,但有專家認為,這顆黑鑽石屬於無價之寶。

  • 二氧化碳再利用引逾8億美金商機 可製成運動服和鑽石

    |環境

    減少溫室氣體,是對抗暖化氣候變遷的首要課題,許多新創公司都積極研發二氧化碳的再利用,像是運用細菌或蛋白質加快分解,就能做成運動服甚至鑽石等各種消費用品,綠色商機吸引許多投資資金。

  • 南非村莊傳有鑽石埋地底掀採鑽熱潮 當局憂人潮聚集擴大疫情

    |地方

    南非最近掀起了一股挖鑽石的風潮,當地「誇祖魯納塔爾省」一處村莊,傳出有許多鑽石埋在地下,引發南非各地居民湧入,開挖地面,期盼能一夕致富。但當地地方政府憂心,人潮聚集會擴大疫情,已經要求民眾離開現場,讓專家進行檢查分析。   一大片的黃土空地上,擠滿了不斷在挖掘地面的民眾。這裡是南非「誇祖魯納塔爾省」的一處村莊,當地12日,傳出有居民在這裡挖出了疑似鑽石的透明結晶物質,吸引了許多南非各地居民蜂擁

  • 餐桌上的鑽石 台灣再發現原生種白松露

    |

    松露被譽為「餐桌上的鑽石」,而白松露價格又比黑松露高,一公斤高達7萬5千元左右。農委會林試所在高雄六龜「多納森林」原生樹種「小西氏石礫」的根圈土壤上,找到寄生的白松露,這也是台灣第二個正式發表的原生種白松露。 研究人員在台東的國有林班地努力挖掘,挖出餐桌上的鑽石——黑松露。不過白松露更難找,林試所在108年正式發表首個原生種白松露「深脈松露」,相隔兩年,再發表第二個,取名為「小西氏石礫松露」,發現

  • 實驗室培養人工鑽石 價格便宜.環保成賣點

    |社福人權

    鑽石原礦產量有限,加上開採有太多環保與道德爭議,因此這幾年,市場上出現所謂的「人造鑽石」或稱「環保鑽石」。最新由實驗室所培養的人工鑽石,更是幾可亂真,價格也相對便宜。 法國巴黎珠寶精品名店圍繞的芳登廣場,已經出現了專門販售人工鑽石的珠寶商家,儘管這些鑽石都是由實驗室所培育生成,但就跟天然鑽石一樣,每顆鑽石都有證書。 巴黎人工鑽石商馬倫表示:「上面有註明,1.51克拉,鑽石淨度vvs2,幾乎完美無瑕

  • 鑽石級綠建築標章認證 苗栗火車站卻好熱

    |社福人權

    油桐花造型和前衛的建築風格,苗栗火車站看起來很吸睛。但艷陽高高掛,下午三點實測外頭的氣溫就有35.9度,進到車站穿堂,溫度更是飆升到36.1度。對搭車的民眾來說,好像進到大烤爐。 「就是悶悶的,都沒通風。」「整個是密閉的吧,只有這裡有點透風。」搭車乘客說。 許多民眾坐在玻璃帷幕旁,多少想吹點風,但車站購票處實測,和外頭高溫差沒多少,而跨站大廳原本設置透明玻璃觀景台,溫度也大約35.1度,但太陽直射

  • 鑽石大亨羅德曾倡人種優越 樹塑像惹議

    |地方

    美國各地左派團體以消除種族歧視為由到處拆除歷史人物塑像,而針對19世紀到非洲開拓殖民地的已故鑽石大亨希塞爾.羅茲,從英國到南非也有民間團體要求政府或大學主管當局拆除塑像。而南非開普敦桌山公園,當地時間13日發現羅茲塑像的頭部遭人砍斷。不過,並沒有任何團體宣稱進行破壞。 1853年出生於英國維多利亞女王任內的羅茲,17歲時被家族以健康為由送往南非休養身體。隔年他就以18歲的年紀加入慶伯利的鑽石開採事

相關標籤

近期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