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米
-
拆解華為產品疑發現7奈米晶片 台積電:已主動通報美國
|產經有外媒報導,華為旗下一款高階處理器疑似由台積電代工,而且還是7奈米先進製程。台積電今(23)日發聲明澄清,強調早在2020年9月中旬就不再出貨給華為,出貨合法合規,也主動通報美國商務部,強調台積電並未成為調查對象。
-
台積電2奈米廠傳工安意外 52歲工人不慎觸電身亡
|產經台積電位在新竹寶山的Fab20晶圓廠,是台積電生產2奈米先進製程的重要廠區,預計明(2025)年開始量產。不過18日卻發生工安意外,有一名52歲的黃姓男子,疑似在施工時不慎觸電,送醫搶救宣告不治。竹科管理局表示,已經停工調查職災發生原因,台積公司回應,會全力配合調查,協助下包商處理後續事宜。
-
英發表新型螢光奈米粉末 可用於複雜物體表面助鑑識指紋
|全球英國萊斯特大學在英國皇家化學會所發表的研究,新型的螢光奈米粉末比傳統指紋鑑識所使用的粉末更細,而且也已經實驗在更複雜的物體表面,像是金屬、塑膠、玻璃和紙鈔等,用來找出在罪犯現場被嫌疑人擦掉的潛在指紋。
-
台積電德國廠動土 總理蕭茲等政要出席見證
|產經台積電歐洲第一座晶圓廠20日舉行動土儀式,包括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及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都出席見證。這家歐洲半導體製造公司,總投資金額108億美元,將導入28、12奈米等成熟製程,預計2027年底投產。
-
台積電高雄第3座2奈米廠 環評通過環團憂供電及再生水
|產經台積電在高雄P3二奈米廠的環評今(25)日通過。環團表示,台積電用電量加總後占全市總電量18%,憂心台積電若再擴廠是否衝擊用電?也質疑再生水使用狀況。高雄市府強調,提供給台積電的電量無虞,也有信心百分百供應再生水給台積電。但也有業者因台積電效應出現人力荒,打算將變更地目蓋房子,當成員工住宅來留住人才。
-
半導體成科技產業經濟命脈 郭智輝掌經濟部強化科技國力
|產經台灣半導體世界聞名,台積電也開啟海外設廠佈局,高科技產業已經是台灣重要的經濟命脈,準總統賴清德就職前,首要拜訪產業就是半導體,更找來崇越科技董事長郭智輝,讓最懂半導體的人接掌經濟部長。有專家提醒,未來AI產業包含晶片設計和應用,勢必蓬勃發展,台灣雖然有硬體強項,但更要積極培育軟體人才,才能強化科技國力。
-
台積電宣布進入「埃米時代」 強化版2奈米製程估2026年量產
|產經台積電日前在年度北美技術論壇公布最新製程A16技術,也就是2奈米製程的強化版,預計2026年量產,正式宣告半導體進入埃米(angstrom)時代。A16製程除了在相同工作電壓下速度增快,還具有低功耗、晶片密度提升1.1倍等好處。外界預測A16首波客戶可能是AI晶片廠,未來包含高階智慧型手機都可能採用A16製程,顯示AI熱潮帶動半導體產業發展。
-
90%動植物蛋白質驗出塑膠微粒 該如何避免人體內的塑膠危機?
|環境近期一項新研究發現,在各種動植物蛋白質的檢測中,有高達90%驗出含有微塑膠成分,其中又以蘋果和胡蘿蔔含量最高。而另外一項研究則發現,在頸部動脈中驗出有微塑膠、甚至奈米塑膠的人,未來3年可能因心臟病、中風或其他原因死亡的風險,會是血液中沒有驗出塑膠成分者的2倍。
-
德微型機器人導航探測癌細胞 提供癌症藥物療法研究
|全球癌症治療出現新的曙光,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從海藻開發出微型機器人,只有人類頭髮的一半寬,大小如同1個人體細胞。透過植入的金奈米粒子和雷射光束,可以移動至體內特定器官或區域的細胞進行檢測。這項首開先例的技術可提供生物工程專家追蹤癌細胞,並研發對應的新藥物與療法。
-
美補助台積電2112億元 估第3座晶圓廠2030年完工
|產經台積電和美國商務部8日宣布,台積電美國廠可獲得美國直接補助66億美元,相當台幣2112億元。台積電表示,將在美國蓋第3座晶圓廠,預計2030年前導入2奈米或更先進製程,台積電在美國總投資金額將增加到650億美元,約超過2兆元新台幣。台積電9日股價收在819元、漲36元,盤中最高曾衝上820元,市值突破21兆大關,創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