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團體選在新舊閣揆交接的今(31)日,至經濟部門口煮咖啡,邀請新閣揆陳建仁與留任的經濟部長王美花,一起喝傳達國人苦澀的咖啡,同時呼籲政府加速產業「由褐轉綠」,降低褐色電力與產業帶來健康代價。
多位環保團體代表上午前往行政院,指出環保署長張子敬在任期間,台灣的環境治理大倒退,呼籲蔡政府在改組時,下架漠視環保的署長張子敬。對此,張子敬表示尊重環團的訴求。
高雄市因應捷運黃線開發,都發局在去(2022)年底通過「澄清湖運動休閒園區暨捷運黃線Y3站建設計畫」,預定將澄清湖棒球場附近綠地解編,改為住商、觀光娛樂用地。但由於澄清湖是高雄重要的水源區,加上附近有生態滯洪池,環團上午提出質疑,擔心建地及道路緊鄰湖畔,恐怕影響水源地及當地生態。
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如何達成,《氣候變遷因應法》被賦予重任。草案今(9)日上午11時在立法院進行黨團協商,而環保團體則提早來到立法院大門外表達訴求,重申政院版本未拉高氣候治理層級,也認為無法有效引導減碳,更質疑恐提供高碳排者漂綠的機會。
每年到了秋冬季節,高雄的空氣品質都不太理想,因此環團已經連續8年上街要求改善,而今年更邀請4位市長候選人提出對策,其中,陳其邁是喊出2026年力拚空品良率9成,至於柯志恩是希望市民可以抬頭就看見藍天。
九合一選舉倒數16天,北中南25個環保團體今(10)日舉行聯合記者會,共同要求各地方首長與議員候選人,回應氣候跟空污治理的承諾。
有鑑於聯合國氣候峰會正在進行,國內環團也公開說明,政府目前對於2030年的減量目標還停留在20%,要求應該加嚴,也認為,應該在年底之前完成氣候修法,否則一年可能會短少600億收入,還得由民眾補貼高碳排產業。
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7已於6日在埃及夏姆錫克展開,上午環保團體舉行記者會,指出目前政府對於2030年的減量目標仍停留在20%,要求應該加嚴,也認為應在年底完成氣候修法,否則一年恐將短少600億元收入,恐怕持續由全民補貼高碳排產業。
台南市府打算規劃綠能產業園區,不過選址引發議論。環團認為,市府選在仁德港墘農場,需要砍掉將近1.8萬棵樹,他們要求變更場址,因為選在仁德中洲的台糖土地,就可以不需要砍樹。不過台南市府回應,除了降低開發規模之外,原有樹木也會移植,否認砍除。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等環保團體調查顯示,全台第一用水大戶台積電,如果全台大幅擴張新奈米製程廠房,推估用水量將增加4倍,呼籲政府重視,也提醒要重視民生用水的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