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
-
特斯拉自駕計程車德州上路 每趟車資約台幣120元
|全球特斯拉(Tesla)自駕計程車週日(22日)選擇在德州奧斯丁正式上路,不過當天並沒有開放一般消費者搭乘,只邀請一小批貴賓試乘;而且實際上路的自駕計程車只有約20輛,每趟車資4.2美元,只要台幣120元左右。雖然試乘的網紅肯定這項體驗,但有專家質疑安全問題。
-
德國測試遠端搖控駕駛車 360度汽車環景掌握路況
|全球無人駕駛車除了美國已經上路,大部分國家都還在試營運階段。德國1家科技公司瞄準未來商業無人車市場,多年前就開始進行遙控駕駛車的實際測試。所謂的搖控,就是1名真人駕駛員在控制站裡,透過行駛中汽車上的多角度鏡頭,身歷其境操控這輛汽車。這項技術的測試,也是為將來的無人駕駛計程車預做準備。
-
日本擬導入倉儲機器人 以「物理AI」訓練應對環境能力
|全球為了因應2040年全國勞力短缺1100萬人,日本民間企業針對倉儲、物流業積極開發替代人力的機器人。現在已經有美國人型機器人公司,研發出利用「物理AI」技術,能自動辨識環境、搬運貨物的機器人,讓日本部份企業考慮引進相關技術運用,解決人力問題。
-
巴塞隆納測試無人自駕公車 開放民眾免費搭乘
|文教科技西班牙巴塞隆納日前進行無人自駕公車測試,總長約2.2公里的環形路線,讓所有民眾免費搭乘體驗。這款無人公車充電一次可以行駛120公里,最高時速40公里,是由法國車商雷諾與自駕技術公司文遠知行共同開發。
-
交通部發布自駕公車安全指引 以2029年商轉為目標
|生活桃園機場規劃未來銜接第二航廈與第三航廈,採用自駕電動巴士運行於管制區,預計今(2025)年6月完成招標。各國自駕車技術不斷發展甚至載客上路,交通部發布《自駕公車實驗運行安全指引》,以安全為核心,希望引導國內自駕公車從沙盒實驗逐漸成熟,也喊出2029年商轉的目標。
-
日產推無人計程車因應駕駛短缺 最快2029年於橫濱上路
|全球受到高齡少子化,加上計程車、公車駕駛短缺影響,日本汽車製造商日產汽車研發出能自駕的計程車,搭載攝影機、雷達、感應器,偵測道路環境,只要利用手機APP叫車、設定目的地,就能安全將乘客送達,預計車輛最快能在2029年於橫濱上路使用。
-
比亞迪點燃中國電動車價格戰 其他業者紛跟進降價
|全球中國電動車市場開春後掀起新一波價格戰,有業者祭出0首付、0利息、保險補貼和各種促銷手法搶市;而市場龍頭比亞迪則大手筆升級自駕功能,不到美金1萬元就能買到。但有分析認為,過度削價競爭恐怕將導致企業破產或併購危機。
-
美國CES消費電子展7日登場 聚焦AI、台灣大廠也參加
|全球2025年美國消費電子展(CES)將在1月7日到10日展開,全球將有150國、超過4千家廠商參與。這次的亮點除了AI,還有機器人和自動駕駛等,而台灣的廠商包括鴻海、技嘉等,也將展出最新科技產品。
-
中國無人計程車便宜效率高 衝擊傳統駕駛就業市場
|全球人工智慧時代,無人計程車成為時代趨勢。中國百度旗下的「蘿蔔快跑」是先驅者,在武漢有500多輛規模,超便宜價格戰,讓傳統計程車駕駛面臨飯碗不保的壓力。專家指出AI全面取代人類駕駛,還有至少5到10年,但科技與就業之間的衝突仍須及早應對。
-
自駕系統現安全疑慮 特斯拉召修逾200萬輛車
|全球就在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對電動車特斯拉的自動輔助駕駛系統進行調查,並認為有安全疑慮後,特斯拉13日宣布,召回約200萬輛汽車以進行軟體更新,受影響車輛將收到遠端更新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