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醫師組團開船跨海看診,為離島醫療補上缺口【獨立特派員】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離島的醫療資源長期處於匱乏狀態,尤其是在二級以上的離島,醫療困境更加嚴峻。以澎湖七美為例,島上超過兩千位居民僅仰賴一間衛生所和兩位駐地醫師提供醫療服務,缺乏其他診所和專科醫師的支援。導致當地居民經常面臨被誤診或延誤就醫的風險,嚴重影響健康權益。為此,澎湖縣衛生局和台南市醫師公會聯手,開創「釣遊並醫療」計畫,為離島居民建構更安全的健康守護網。

離島醫療貧脊 居民長年忍痛

澎湖七美鄉的衛生所,是當地居民唯一的醫療機構。衛生所主任黃彥文指出,不論是慢性病的藥物需求、急性症狀,甚至急重症,都必須由駐地醫師第一線處理。然而,七美衛生所長年面臨專科醫師的短缺問題,且駐地醫師多為公費生,服務期滿後便會輪替他處,導致人員流動頻繁。他說明,目前兩位駐地醫師必須「365天在這裡交互蹲跳」承擔所有醫療責任。骨科醫師李森仁表示,離島難以維持專科醫師的長期駐點。當地護理師賴小姐也提到,服務人員流動快,讓居民難以適應,也影響醫病間信任感的建立。

缺乏專科醫師的困境,使居民健康需求無法即時獲得滿足。七美鄉長呂啟俊舉例,島上沒有骨科,許多飽受疼痛困擾的居民只能忍耐,直到確定有骨科醫師來支援時才會前來看診。

一名七美居民也分享,他曾因懷孕不適,在島上因缺乏婦產科而被誤診,最終只能自行搭機回台灣本島就醫和產檢,吃了不少苦頭。澎湖衛生局局長陳淑娟提到,過去許多誤診案例導致居民對醫師缺乏信任,而現在透過高知名度的專科醫師診斷,居民的信心得以重建。

一張含有 船, 船隻, 戶外, 車輛 的圖片

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骨科醫師李森仁自駕「東仁9號」遊艇,載送團隊跨海至七美支援醫療 。(圖/獨立特派員)

 

釣遊並醫療 專科資源引進七美

「釣遊並醫療」計畫的緣起,可追溯至九年前台南市醫師公會的一次旅遊活動。當時,台南市醫師公會骨科醫師李森仁與陳淑娟在一場早餐會上,談及離島醫療資源困境。李森仁因熱愛釣魚,經常自駕船隻在澎湖附近活動,他因此提出結合「釣魚、旅遊與醫療服務」的構想,並命名為「釣遊並醫療」,獲得陳淑娟大力支持。

於是一群熱愛旅遊的專科醫師,利用週末兩天一夜的行程,自駕船隻前往七美、望安等離島。在享受美景和海洋休憩的同時,為當地提供急需的專科醫療支援。李森仁自掏腰包購買遊艇,並命名為「東仁9號」,專門執行這項跨海醫療任務。不過,每一次航行都充滿變數,不僅要面對多變的天氣,連船隻機械故障也可能臨時打亂計畫。

 

專科醫師補位 解決民眾久病問題

「釣遊並醫療」團隊的到來,有效填補了離島專科醫療的空缺。黃彥文表示,他們會根據島上的醫療需求,提出骨科、復健科、眼科、婦產科等科別的支援申請,而團隊就會調度醫師前來。

在支援的週末,候診區總是坐滿了人,許多居民為了看專科醫師,甚至會提前半個月就將時間空下來。七美居民表示,他們都會特別關注哪個專科醫師會前來會診,這已經是島民生活中特別在乎的資訊 。李森仁是固定支援的醫師之一,賴護理師說,有許多民眾飽受酸痛困擾,都是李醫師的「鐵粉」。

七美鄉長呂啟俊說,專科醫師的到來,讓許多類似「隱藏性病患」的久病居民得以看診。耳鼻喉科醫師張乃元第一次到七美支援時,也特別耐心處理緊張的孩童病患。

陳淑娟肯定,透過醫師們開船過海的行動,七美的鄉親不再只有家庭醫師照顧,也開始享有專科醫師制度。

一張含有 文字, 牆, 室內, 時鐘 的圖片

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七美衛生所專科門診表,顯示離島醫療資源仰賴外部專科醫師支援。(圖/獨立特派員)

 

自帶器材藥物 提供更高品質服務

為了提供更好的醫療品質,專科醫師們不僅親自出診,還會自備離島缺乏的藥物和醫療器材。李森仁在每次出團前,都會從自己的台南診所準備離島較為缺乏的藥物。他說,離島能使用的藥物很有限,因此他會多帶一些藥效較強且持久的藥物,以提供居民更好的療效。一名七美居民對此表示感激,提到只有李醫師才能直接進行專業的注射治療,而駐診醫師只能給予止痛藥 。

除了藥物,張乃元也會自備頭盔和檢耳鏡等設備,以便為病患進行更詳細的檢查。雖然近年七美衛生所已引進許多醫療設備,但專業設備仍需專科醫師才能充分發揮功能。

專科醫師的到來,不僅提供門診服務,還能進行簡單的手術 。李森仁提到,他會執行扳機指、腕隧道或腫瘤切除等小型手術,為居民解決問題,讓他們不必每次都大費周章跑回台灣本島。這項醫療行動,屬於健保署提升偏鄉離島醫療品質的「IDS」制度一環,因此民眾看診不需支付掛號費。

一張含有 人員, 服裝, 室內, 男人 的圖片

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耳鼻喉科醫師張乃元自備的頭盔和檢耳鏡等設備,幫助病患進行更詳細的檢查。(圖/獨立特派員)

 

跨科會診合作 釐清病因助轉診

儘管專科醫師帶來寶貴的資源,但在地護理師和支援醫師仍需克服挑戰。賴護理師說明,由於衛生所的電腦設備和醫師們平常使用的不同,因此他們必須特別忙碌,協助醫師熟悉操作流程,隨時提供支援。此外,衛生所的藥物和可用資源有限,有時專科醫師習慣使用的藥物或用品缺乏,只能以其他替代方式解決問題。

專科醫師間的合作,是離島醫療的一大亮點。例如,一位居民因頸部有腫塊前來求診耳鼻喉科,張乃元擔心病況不單純,便與現場其他醫師會診。其中,麻醉科醫師蘇翔和急診醫師符凌斌也加入診斷。最終,他們透過內視鏡和超音波檢查,更明確地釐清病因,確認居民的鼻咽部無礙,但有腫瘤疑慮。

張乃元表示,專科醫師的診斷能避免島民延誤就醫,確保病患能在第一時間被轉介至正確的醫療資源 。陳淑娟強調,麻醉科醫師是稀缺資源,他們的加入對開刀助益甚大 。

 

策略聯盟擴大 實踐健康平等

「釣遊並醫療」團隊即將邁入第十年,澎湖縣衛生局特別頒發感謝狀,肯定他們的貢獻。李森仁期許未來能將這份經驗帶到蘭嶼和綠島等其他離島。陳淑娟說,未來將進一步進行「策略聯盟」,納入更多願意協助二、三級離島的醫療院所 。

健康平權是離島偏鄉醫療的重要課題。台灣面臨人口老化,如何使偏鄉醫療更健全,需要相關單位持續挹注與關注。釣遊並醫療團隊的跨海支援行動,不僅為離島帶來熱心的專科醫師,更藉由專科制度的建立,使離島居民的健康權益進一步提升,逐步落實「健康平等」的目標。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