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
-
中國9/3將舉行閱兵 紀念二戰結束80周年
|全球中國即將在9月3日舉行閱兵,紀念二戰結束80周年。官方表示,將會展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新型裝備展現軍事實力。另外習近平在昨(20)日也到訪西藏,紀念當地政府成立60週年。
-
膝關節退化呈年輕化趨勢 如何保持好膝力?【獨立特派員】
|生活衛福部統計,國人每6.5人就有1人有膝關節退化的問題,也出現年輕化趨勢。一般在治療上從一開始注射玻尿酸,到最後必須置換人工關節,然而人工關節的彎曲度有時會受限、影響行動。因此現今醫學臨床也發展出「截骨矯正」手術以及「軟骨移植」手術,以保膝代替人工關節。
-
衰弱族群的大重量訓練,醫師力推逆轉衰弱【獨立特派員】
|生活一般人認為衰弱患者應該靜養休息,但屏東潮州一位醫師卻反其道而行,專門讓這些患者進行大重量訓練。這位身兼健力選手的林永昌醫師發現,透過刺激健康肌肉分泌激素,竟能修復受損部位。許多在傳統復健中看不到效果的患者,在這裡卻有了驚人改善。這套全球首創的訓練法究竟如何運作?
-
健保署供新生兒篩檢龐貝氏症 最快出生9天後可獲酵素治療
|社福人權罕見疾病龐貝氏症不只造成病患呼吸困難、肌無力,嬰兒還會因為心臟肌肉衰弱,產生心臟問題,好在台灣醫療團隊建立24小時待命的應變機制,配合健保署的新生兒篩檢系統,讓龐貝氏症的新生兒可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
台團隊推AI無標記動作捕捉系統 助精準診斷疾病、追蹤患者狀況
|生活國內智慧醫療科技又有重大突破。台北榮總與資策會及陽明交大團隊合作,開發出一套「AI無標記動作捕捉系統」,除了可協助醫師做精準診斷疾病,還能即時掌握患者術前與術後追蹤。目前這項創新技術正在申請專利,未來希望技轉應用在各大醫院,嘉惠更多神經疾病患者。
-
美CES展科技改善生活 具膝蓋義肢獲創新獎
|全球今(2025)年的CES大展推出能陪伴失智症患者的機器狗,協助患者緩解孤獨、焦慮和憂鬱等心理症狀。另外也有結合各項科技,研發出有膝蓋的義肢,能改善截肢患者的活動能力,讓使用義肢行走變得更自然。
-
研究:久坐逾10.6小時增心臟病風險 每週運動150分鐘也難抵銷
|生活美國麻省總醫院研究指出,每日久坐超過10.6小時會顯著增加心臟病風險,即使有規律運動的習慣也無法完全抵銷久坐帶來的負面影響;建議民眾應每半小時至1小時就起身走走,避免久坐。
-
史丹佛大學研究人體老化 44、60歲身體快速衰老
|全球人體並不是逐漸老化,而是在2個時間點,會呈現快速老化;美國史丹佛大學的1項研究顯示,在44歲跟60歲這2個歲數,人體分子會出現劇變。44歲時會酒精跟咖啡因代謝變慢,要花更長時間恢復;到了60歲脂肪代謝變慢導致肌少症,還有心血管疾病、免疫調節和腎功能等相關分子出現劇變。
-
小型鯊魚遭毒品汙染 肌肉、肝臟含大量古柯鹼
|環境拉丁美洲毒品氾濫,海洋生物學家更發現,部分近海魚類也遭毒品污染。巴西公共衛生研究機構公布最新研究結果,顯示1種叫做斜鋸牙鯊的小型鯊魚,包括肌肉組織和肝臟都有大量的古柯鹼成分。
-
非洲野犬也有「狗狗眼」 可能推翻家犬「為與人類互動」演化說
|環境許多飼主都對狗圓滾滾、水汪汪的「狗狗眼」(puppy eyes)難以抗拒。過去科學家從對狼和狗的解剖中發現,能做出狗狗眼的肌肉僅存在狗的身上,推斷是為了與人類互動而出現的演化結果。但近期科學家卻在瀕危的非洲野犬身上也發現相似的肌肉,將進一步研究是否推翻先前的研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