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約80萬人有酒癮問題,但酒癮患者往往不知道如何尋求協助,陷入更封閉的身心狀態。現在有醫院提供藥物、團體治療,以及檢測酒癮基因的新型治療模式,有效讓患者戒除酒癮。
雲林有一名50多歲的林姓男子,21日除夕當天,因為身體不適送醫昏迷,後來被判定腦死,家屬討論之後、決定全器官捐贈。台中榮總在23日大動員,先後完成肝臟、心臟、腎臟移植手術,以及眼角膜、皮膚組織等器官捐贈,遺愛造福至少20位病人,也獲得家屬、滿心感謝。
台中一名王小姐,長久以來飽受腹痛之苦,之後病況加劇,不僅身體多處不明疼痛,皮膚一經陽光照射,就會產生龜裂或水泡。由於查不出病因,精神飽受折磨,體重暴瘦30公斤。發病11年後,才被診斷出是罕見的急性紫質症。醫師表示,這種疾病的盛行率只有30萬分之一,且無法完全治癒。
台中一位蔡小姐有嚴重的脊椎側彎,她接受全國首例使用AR擴增實境技術的矯正手術,手術順利成功。台中榮總表示,手術中使用AR眼鏡,不僅植入鋼釘定位更準確,整體手術時間更從12小時大幅縮短為3小時,有效降低手術風險。
民眾咧病院做電腦斷層佮血管攝影,有當時仔會予人要求愛注顯影劑,毋過國衛院和臺中榮總上新的研究發現,注顯影劑10年內得著失智症的機率,會比沒注過的人懸出2倍外,血管性失智症有4.66倍,醫師認為可能是顯影劑gâu造成血洘、對血管造成損傷有關係。
民眾在醫療院所,進行電腦斷層和血管攝影,很常被要求施打顯影劑,但是國衛院和台中榮總最新研究發現,打顯影劑在10年內,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比沒有施打過的人高出2.09倍,至於血管性失智症更高出4.66倍,有醫師認為,這可能是和顯影劑容易造成血液黏稠,對血管造成損傷有關。
中研院正在執行一項精準醫療計畫,這項計畫預計籌措18億,在全台灣的33家醫院,收案100萬個民眾,用抽血的方式檢驗DNA,透過特殊設計的晶片,就可以預測出罹患83種疾病風險、及藥物代謝的問題,讓民眾及早預防。醫界形容,這可以說是用科學來算命的大未來。
台中一位謝小姐,在8年前接受腎臟移植手術後,卻引發面部帶狀疱疹,差點影響到腦神經和視神經。台中榮總表示,這是因為器官移植患者,必須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避免排斥,但卻也讓病毒再度活化增殖,引發帶狀疱疹,其中以接受心臟移植的罹病風險最高,是正常人的14.34倍,這項研究也登上國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