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惡性平滑肌肉瘤侵犯心臟 北榮14小時罕見手術搶命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一名50多歲的潘女士,健檢發現罹患「惡性平滑肌肉瘤」,而且腫瘤位置險惡,更已侵犯心臟,手術成功的機率僅40%。曾一度絕望的她,最後歷經14小時完成「肝臟自體移植合併體外心肺循環」手術,術後至今半年狀況良好。

病友潘女士說:「其實老實講,那時候剛開始患病,其實已經不是說緊張,是已經有點到絕望。我現在每天更認真地呼吸,更認真地生活,更認真地去分享我對於生命的熱愛。」

經歷一場大手術,潘女士戰勝病魔,用自身經驗傳遞正能量,50多歲的她罹患惡性的平滑肌肉瘤,接受4次化療、36次放射治療,病情未有好轉,決定冒險一搏,同意開刀切除。

醫療團隊指出,「這個地方就是下腔靜脈要進到心臟的地方,那這個地方就是腫瘤卡在這裡。」

由於腫瘤位置,盤踞肝靜脈與下腔靜脈,就連心臟都被侵犯,手術難度極高,歷經14小時才完成。

台北榮總移植外科主治醫師劉君恕說明,「如果是以惡性平滑肌肉瘤長在肝靜脈或者下腔靜脈而侵犯到肝臟的這一部分的一個腫瘤的話,惡性平滑肌肉瘤我們手術應該是第一例或第二例。」

醫療團隊先取出肝臟,體外切除腫瘤,重建受損的肝靜脈;心臟外科醫師同步開胸,啟動體外心肺循環,切除下腔靜脈及右心房腫瘤後,用牛心包膜重建下腔靜脈,更得爭分奪秒,再把肝臟重新植回體內。

台北榮總心臟血管外科醫師陳沂名說:「我個人在第一次參與的時候,是覺得蠻天方夜譚的。我所遇到最大的困難,其實就是希望說不要開胸,對病患的身體破壞就會加大非常的多。」

這項艱鉅手術全球罕見,尤其關於平滑肌肉瘤案例更是屈指可數。術後的潘女士,時隔半年恢復良好,與醫師一起向病友信心喊話,罹患類似疾病一定不要輕易放棄。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