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太空站
-
NASA要求加快研發迷你型核電 擬用於未來月球、火星基地
|全球新一輪的太空競賽正悄悄展開,新型的核能科技可能是關鍵角色,代理美國太空總署(NASA)署長的尚恩達菲(Sean Duffy)這個月初發表一份NASA的內部備忘錄,要求加快迷你型核能發電機組的研究,希望能在2030年之前有具體成果,作為未來月球乃至於火星基地的電力來源。
-
米其林主廚打造太空餐 經典法餐將登太空站
|全球太空人的食物大多是冷凍乾燥包裝,打開後加水即可食用,口感相對簡單。不過2026年國際太空站的太空人可望品嘗到鵝肝醬、黑蒜燉牛肉和椰香煙燻米布丁等法國經典大餐,因為歐洲太空總署邀請法國米其林三星名廚設計特別餐,將由法國太空人阿德諾帶上太空站。
-
印度、波蘭和匈牙利太空人 睽違數十年重返太空
|全球印度、波蘭和匈牙利各有1名太空人,週三(25日)搭乘美國商業太空船順利發射升空,前往國際太空站,預計停留14天。這也是這3個國家睽違數十年後,首度將太空人送上太空。
-
哈伯太空望遠鏡升空滿35年 多次紀錄珍貴影像
|哈伯太空望遠鏡升空超過35年,儘管近年來陸續有更新、帶著更先進科技的太空望遠鏡在太空和地面觀測浩瀚的宇宙,但哈伯望遠鏡在科學家與天文迷心中,早就確立了無可取代的地位。也因此,哈伯望遠鏡服役的年限,至少還要再延長到2030年或更久。
-
太空人1天伙食費87萬台幣 歐洲太空總署擬培養太空食物
|全球電影裡在外太空種植食物的情節可能馬上就要成真。歐洲太空總署22日執行了一項突破性的實驗前往太空,目標是在太空環境中成功培養出實驗室培養食品,未來太空人有望在太空中吃到由單一細胞製成的牛排等美食,也能大幅降低目前每天高昂的伙食成本。
-
台大「液態華爾滋」提案奪冠 12月將登日本國際太空站實驗
|文教科技2025國際太空站(ISS)零重力實驗提案比賽,台大機械工程學系副教授蔣雅郁的團隊研發流體操控技術,讓液體在微重力狀態下在彈簧內跳華爾滋,拿下台灣區冠軍。今(2025)年2月更通過日本複選,獲選為最具潛力的11個提案之一,將在今年12月登上日本國際太空站希望號實驗艙(Kibo)進行實驗。
-
8日太空任務意外延至9個月 NASA太空人返陸嘆「躺床真好」
|全球滯留太空站9個月、2週前才成功返回地球的兩位美國太空人,週一(31日)召開記者會,分享這趟意外之旅的心路歷程。其中的女性太空人威廉斯表示,能夠躺回床上,再度感受重力的感覺真好。
-
8天任務延宕9個多月 美2太空人終返地球
|全球美國國家航太總署NASA的2名太空人,去(2024)年6月搭乘波音公司星際飛機號太空船上太空執行任務,卻因為太空船的推進系統出問題,導致他們滯留在國際太空站。台北時間今(19)日上午近7時左右,他們和另外2名太空人一同乘坐SpaceX的乘龍號太空船,成功降落在美國佛州海岸返回地球,結束他們原本只有8天卻延宕了9個多月的任務。
-
太空任務「8天變9個月」 2名NASA太空人成功返回地球
|全球原本預計只需要執行8天太空任務,最後卻意外滯留國際太空站9個月的2名太空人,在順利搭上SpaceX的太空船後,已於台灣時間今(19)日上午6時許成功返回地球。2人與另外2名一同返航的太空人離開降落在海面的太空艙時皆笑容滿面,目前正在接受醫療評估,確認身體狀況。
-
SpaceX營救滯留太空人任務 因發射台異常被迫延期
|全球已經在太空站受困9個月,現在還沒辦法回家的2位太空人恐怕得再等等了。原本12日預計上去接他們的SpaceX太空船,因為發射台出現問題,最後無法如期發射,而下次發射時間還沒有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