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
-
大聲聊天、手機開擴音影響乘客 立委籲修法管制車廂噪音
|生活現在的交通路網相當便捷卻也伴隨車廂噪音問題,有立委建議台灣應比照國際做法,修正《鐵路法》與《大眾捷運法》,明確定義車廂噪音干擾行為並授權乘務人員採取必要處置,同時建立適當罰則讓規範具有實質約束力。
-
狂風下的光電場:如何強化耐風性與結構安全,極端氣候的韌性考驗【我們的島】
|環境丹娜絲颱風的強大風力,讓屋頂掀開、電線桿折斷、部分光電案場也因此受損。政府針對建築物有訂定耐風設計的規範,是否適用於光電設施?做為能源的基礎設施,光電場應該如何強化安全與韌性,以及極端氣候的挑戰?
-
高雄台泥三元能源火災燒8小時 鋰電池存放規範各界看法不一
|社會高雄市小港區三元能源發生爆炸起火,類似事故近年在不少國家也發生過,今(2025)年1月在美國加州、去(2024)年在南韓,還有2021年在澳洲以及中國北京等地,都發生過儲能電池廠重大火災事故。今(14)日消防人員全力至少8個小時才控制火勢。專家分析,由於工廠主要生產鋰電池,一旦燃燒就難以撲滅,不過現行消防法規,對於鋰電池存放是否應該嚴加規範,各界看法不一。
-
汽車隔熱紙透光率明年納管 民團批忽略「總透光率」
|生活公路局日前公布「汽車車窗及擋風玻璃黏貼隔熱紙使用指引」,車輛前擋黏貼可見光透過率70%以上、前側窗40%以上的隔熱紙,明(2026)年起新領牌車輛將入法納管。不過民間團體質疑,單就隔熱紙本身數據管理,但沒有考量原廠玻璃本來就不是100%透光,恐怕使總透光率下降風險依舊。
-
航班隨身行李尺寸、收費標準不一 歐洲議會擬提案設統一規範
|全球歐洲議會近期推動一項新法案,統一旅客搭機時隨身攜帶的手提行李尺寸,終結現行各家航空規定不一、甚至向旅客收取隨身行李費用的狀況。根據提案內容,每位乘客登機時可以免費攜帶一件40x30x15公分的個人物品以及最大尺寸100公分、重量7公斤以下的手提行李。未來法案若正式通過,將適用於歐盟境內航班以及往返歐盟的航線。
-
民團控運軍用鋼材赴以違國際法 長榮:循貿易運輸規範
|社福人權加薩戰火不斷,當地巴勒斯坦民眾生活在恐懼中,引發國際關注。公民團體今(3)日到長榮海運外抗議,指控長榮的貨輪運送75櫃的軍用級鋼材要送到以色列,認為運送軍事物資違反《國際人權法》,呼籲即刻停止運送。對此長榮海運回應,業務依法進行,遵循國際貿易與運輸規範,營運符合法規與社會責任。
-
花蓮海域虎鯨現蹤 業者調整船班盼降低干擾
|環境花蓮海域昨(1)日出現難得一見的虎鯨,讓船上遊客驚喜連連,除此之外抹香鯨數量也不少,讓今(2025)年花蓮暑假賞鯨活動進入高峰期,為避免過度干擾鯨豚,花蓮賞鯨業者們主動調整各家船班,推動友善賞鯨。
-
賴清德民進黨全代會致詞 稱罷免潮將與公民力量同行
|政治民進黨今(28)日舉行全國黨代表大會,身兼黨主席的總統賴清德對於當前大罷免風潮首度表態,他強調民進黨必須與公民力量同行。而備戰2026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全代會上也通過縣市長提名條例,要競選高雄市、台南市、嘉義縣的首長人選都將透過「初選」決定。
-
攤商摸錢又摸食物至少罰6萬 衛福部回應初期輔導優先
|生活衛福部食藥署修正《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納管外送平台人員,也強化相食品從業人員操作規範,引發部分小吃業者憂慮沒有能力另外再聘請人擔憂被重罰,衛福部回應初期會以輔導為主。另外對於新冠疫情延燒,衛福部上午到立法院報告因應及整備狀況,目前藥物與疫苗充足,家用快篩則會在6月中達到需求量的2倍。
-
食藥署加強食安規範 禁食品業者「摸錢又碰食物」
|生活近期食安事件頻傳,衛福部食藥署今(4)日發布修正《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適用對象從食品製造業擴及到所有食品業者,包括餐廳及攤商業者、也納入外送行業;其中更規定從業人員調理即食食品時,手部不得同時摸錢又處理食物,若發現業者違反相關規定,最高可處2億元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