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埋場
-
無國籍者長居馬國沙巴掩埋場 以撿拾回收獲溫飽
|全球在馬來西亞沙巴拿篤地區的垃圾掩埋場,有一群無國籍人士長期居住於此。他們靠著在垃圾山撿拾回收獲得溫飽,看起來極其惡劣的工作環境,對於無國籍人士來說,卻是他們活下去以及翻身的機會。請看公視國際記者來自現場的追蹤報導。
-
吉貝垃圾掩埋場悶燒逾17小時 憂衝擊民生消防引海水滅火
|地方位於澎湖離島的吉貝垃圾掩埋場,昨(30)日火燒山,因底層有沼氣加上垃圾層層堆疊,悶燒超過17個小時還沒撲滅,消防隊憂心影響島上民生用水,大量引海水滅火,也有不少人表示聞到臭味,不過縣府表示初步監控空品對人體沒危害。
-
台東8鄉鎮市救災資源不足 高雄調人力、機具協助支援
|地方台東縣這次受到颱風災害,路樹倒塌情況嚴重,有8個鄉鎮市都需要人力和機具進行災後復原,但資源不足。高雄市6日晚上調派了35部大型車輛和機具,以及80名人力進駐台東協助救災。目前清理的樹木暫時堆置各鄉鎮市的垃圾掩埋場,估計超過上百公噸,數量驚人。另外停電也造成養雞場有2萬多隻雞死亡,縣府緊急協調屏東縣,調來化製車處理,並載走30噸左右的死雞到屏東縣處理。
-
新加坡打造綠色掩埋場 生態豐富成「垃圾伊甸園」
|全球新加坡唯一的垃圾掩埋場是一座人工島,在這裡沒有骯髒惡臭的環境,而是一片清澈水域與生態景致。這座垃圾掩埋場建造之初就建置防污染機制,但爆量的垃圾讓掩埋場預估10年內就會面臨滿載的困境。然而這座人工島掩埋場,也成為城市環保工程的典範,展現永續發展的綠色未來。
-
新豐掩埋場疑沼氣自燃 楊文科盼焚化爐降低垃圾暫置
|地方新竹新豐的垃圾掩埋場,昨(16)日晚上再度發生疑似沼氣自燃,經過消防人員灌救,在今天凌晨控制火勢。由於新竹縣的垃圾都是運送到外地焚化爐處理,一旦焚化爐歲修,垃圾得先堆置在新豐和竹東的掩埋場,夏天炎熱,很容易因為沼氣自燃。縣長楊文科表示,新的焚化爐明(2024)年底將試營運,希望消化垃圾的暫置量。
-
雲林移動式垃圾分選機 盼垃圾產出與消化達平衡
|地方雲林縣目前堆置14萬公噸垃圾,為了增加自主去化垃圾量能,環保局3月份在斗南垃圾掩埋場,引進歐洲全移動式垃圾機械分選,產製固體再生燃料處理堆置垃圾,每天能處理200公噸舊垃圾,目前累積處理1萬2600公噸,後續將規劃移至西螺掩埋場協助處理垃圾,目標年底前希望將垃圾產出與消化達平衡。
-
桃園龍潭掩埋場堆逾百萬垃圾 環保局:焚化爐歲修後優先處理
|環境桃園欣榮焚化爐歲修,垃圾暫置掩埋場,龍潭店子湖掩埋場垃圾不斷增加,已經堆置上百萬噸。議員反映這是50年來的新高,擔心有坍塌危險,要求環保局儘速清運。環保局回應,5月22日焚化爐歲修完成,將優先處理暫置垃圾。
-
桃園垃圾量攀升 環保局:推生質能中心試運轉
|地方桃園人口過去8年增加超過22萬人,垃圾量也攀升,有市議員紛紛提出垃圾減量、掩埋場退場轉型政策。環保局回應,除了推生熟廚餘全回收垃圾減量,觀音生質能中心試運轉,已著手消化掩埋場的垃圾,將逐步活化掩埋場用地。
-
-
巴拉圭樂團提倡環保 資源回收製成樂器演奏
|環境巴拉圭一個樂團,使用資源回收的物品來製作樂器。最近他們前往玻利維亞的一座大型垃圾場進行演奏會,希望喚起民眾的保育意識。根據最新的統計,全球每年製造4億噸的塑膠垃圾,但回收再利用率極低;而目前標榜一次性的塑膠產品,幾乎都用化石燃料製成,相當不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