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化
-
核三公投前的N個提問|屆期的核電廠該重啟或除役?【我們的島】
|環境今年5月17日,第三核能發電廠2號機運轉到期停機,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時代。不過,反核與返核的拉鋸戰並沒有終止。5月13日立法院通過《核管法》修法,已經停機的核電機組可以申請「重啟」,5月20日立院又通過重啟核三廠的公投案。服役四十年原本要除役的核電廠,應該退出江湖,還是重新披掛上陣?
-
日本勞動力嚴重不足 移工政策成參院大選焦點
|全球日本去年有1萬多家企業倒閉,今(2025)年上半年也已經有5千多家,其中有172家是因為人力不足而宣告破產,這也凸顯了日本人口老化的嚴重影響。而大量的勞動力短缺該如何彌補,成為日本這個月參議院大選的關鍵議題。
-
全國首家無障礙體能訓練中心 專為身障者與銀髮族設計
|社福人權根據衛福部調查,身障者的老化年齡提早了7.7歲,平均42歲,身體機能就可能提早衰退,被迫退出職場。有鑑於此,陽光基金會與北市府合作,為身障者及銀髮族打造一間無障礙的體能訓練中心,協助身障者透過運動建立自信,也能延長職場人生。
-
人口老化又缺工 瑞士研發工業用人形機器人
|全球有鑑於人口老化、勞力短缺的社會,缺工問題嚴重,瑞士一家公司推出專為工業打造的人形機械人,具有世界級的感測器組合、先進的運動能力、人工智慧驅動的任務控制,讓它能夠現學現賣,執行工業應用。
-
醫團估今年逾百名急診醫離職 專家:高齡、老化為更大隱憂
|生活國內醫護人力荒越來越嚴峻,根據台灣急診醫學會統計,今(2025)年將有超過100名急診醫師離職;專家表示,其實更大隱憂是急診醫師還面臨高齡、老化問題。嘉義長庚醫院日前也傳出,因神經內科醫師不足,將無法收治腦中風患者,建議轉診至其他醫院,引發外界議論。對此衛福部長邱泰源強調,已啟動住院和轉診措施,新增急診診察費等健保給付,預計6月以後發放,希望增加合理待遇,留住急診人力。
-
人口老化與外流,內門宋江陣的傳承難題【獨立特派員】
|文教科技高雄內門有一項獨有的傳統文化–宋江陣。這裡宋江陣陣頭是全台密度最高,同時也是技藝保留最完整的地區。早期幾乎家家戶戶都在陣頭文化的薰陶下長大。不過近年來,受到少子化與青年人口外流、人口高齡化的影響,內門宋江陣傳統文化出現人數不足無法成團、傳統技藝逐漸失傳的問題。
-
台澎3號海纜全斷 扣留中資背景貨輪調查
|兩岸台澎3號海纜斷裂是否與中資背景的貨輪有關?正持續調查,只是國內海底電纜頻繁斷裂,被列為國安危機,陸委會主委邱垂正表示,支持海巡採取強力維護作為,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強調,有針對外離島加強情蒐,有資安專家則建議,設置海底電纜保護區,防止黑名單的可疑船舶闖入。
-
日本路樹歷半世紀老化嚴重 平均每年5千多棵倒塌釀傷亡
|全球日本今(2024)年發生多起路樹倒塌造成行人死傷的案件,這幾年平均1年就有大約5200棵樹倒塌。現在路樹管理機構都在設法要加快安全檢驗的速度,因為日本全國大約有629萬棵的路樹是在1960年種下的,經歷快60年已經陸續出現老化、腐朽的狀況。
-
社頭湳底村老化嚴重、醫療欠缺 病院巡迴看診
|彰化社頭的湳底村,大約有兩千人,65歲以上的序大佔18.6%,人口老化嚴重,但是庄頭內面無診所、藥局,若欲看醫生就愛去市區,路途遙遠、對序大來講真無方便,這陣有病院向衛福部申請巡迴醫療服務,逐禮拜四會來社區,替居民看病,希望改善偏鄉醫療資源欠缺的問題。(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臺語文)
-
日本人口老化4成社區恐滅村 人偶村喜迎20年來首位新生兒
|全球受到高齡少子化影響,日本超過4成的鄉村面臨滅村危機,有些村落還製作等身稻草人偶來增添人味。而位於兵庫縣的市野野人偶村,去(2023)年迎來新生喜訊,村裡唯一一對年輕夫妻生下小嬰兒,成了全村的寶貝。不過,不是日本每個女性都願意生活在有性別刻板印象的鄉村,要提高生育率,性別觀念與職場勞動條件的改變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