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極端高溫催人老 危害不輸菸酒

夏天愈來愈熱,室外酷熱的氣溫讓人渾身不舒服。深受台灣民眾歡迎的觀光勝地日本,今(2025)年夏季均溫創下1898年以來的新高紀錄,連續3年刷新數值,各地氣溫逼近攝氏40度,連北海道也不例外,熱到沒地方躲。
日本民眾藤井遙說:「一天熱過一天,只要一走路就開始流汗,我不想出門,但卻無法不去,我嘗試走在大樓陰影處,也用陽傘遮陽。」

歐洲各國也飽受酷暑之苦,空調設施不普及的法國,這幾年的夏季氣溫屢屢飆高,民眾愈來愈不耐熱,而大腹便便的孕婦是辛苦的族群之一。
法國孕婦柏蘭表示,「我住的地方現在是攝氏32度,沒有冷氣空調,也沒有消暑的設備,即使有兩支風扇也難以忍受。」
極端高溫下的酷熱天氣,提高人體熱衰竭的風險,嚴重時會造成器官損傷甚至死亡。然而更糟的是,隨著極端高溫的日子愈來愈頻繁,人體細胞可能因此受損,進而提早老化,包括德國、美國和台灣的研究,都獲得類似的結論。
研究團隊追蹤2萬5千名台灣人健康數據長達15年的新研究發現,成人連續2年暴露在熱浪環境下,生物年齡會增加約8至12天。若是長時間在戶外工作的勞工,生物年齡增加程度甚至可達到33天。
主持這項研究的香港大學團隊表示,熱浪影響的範圍包括全球人口,反覆曝曬對健康的傷害程度,不下於抽菸、喝酒、飲食不當與缺乏運動。而生物年齡升高,是死亡風險增加的關鍵預測指標。

美國2024年一項研究則發現,每年經歷至少140天氣溫超過攝氏32度高溫的人,生物年齡比每年經歷不到10天的人,老化速度要快上最多14個月。
德國2023年一項研究也顯示,中長期曝露於高溫會加速老化,對女性、糖尿病和肥胖患者的影響更加顯著。
厄瓜多遊客隆貝塔說道,「我們清晨5時就外出運動,因為一旦太陽升起就熱得難以忍受,那是一種熱到讓你快速脫水,讓人疲累,不可能從事任何運動。」
專家表示,研究結果並不代表所有生活在高溫地區的人都會加速老化,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風險因子,也能找出調適的方法。專家建議,酷暑期間避免在最炎熱的時段外出或運動、攝取均衡飲食,並適度防曬,都是避免熱浪催老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