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已掛牌電動車數量已經超過3千輛,為服務用路人,高公局目前在國道3個服務處設有充電站,不過立委接到不少車主反映,認為國道充電樁的功率太低,充電速度慢,跟不上電動車發展,呼籲接下來新設置的充電樁應該要跟上時代。
開電動車的人最大困擾,就是要在旅途中尋找充電據點。因此車廠和科技業者想出了「充電道路」的點子,當安裝充電式底盤的車輛通過事先埋設的線圈上方,就可以用類似手機無線充電的原理,讓車輛一邊移動一邊充電。
政府宣示,2040年市售新車全面電動化。不過,電動車普及困難,全台充電樁,也合計不到2100座。交通部計畫,2025年,會努力提升數量,目標上看6500座,目前正在研擬相關管制措施,進一步讓燃油車退場,也會透過補助,鼓勵廣設充電樁。
歐盟與歐洲議會7日達成協議,2024年秋天開始,舉凡手機、平板到數位相機等電子裝置,充電傳輸介面將統一使用USB Type C規格。預料對蘋果公司將是重大衝擊,而蘋果對這項新制沒有回應。
不少民眾可能因為換手機,跟著換充電線,家中累積很多條充電線。在國內,充電線跟手機一樣,應交由地方環保局來回收,不過目前帳面上的回收率並不高。環保署解釋,因為多數民眾會放在家中、沒有丟出,而歐盟的新規定,環保署認為有助讓廢棄物,從源頭減量。
Plugging one's mobile phone could soon be less of a hassle for millions of European consumers after EU countries and lawmakers agreed on June 7 to a single mobile charging port for mobile phones, tabl
國內淨零碳排戰略,喊出2040年市售電動汽機車市占率達100%。不過,多數車主抱怨「充電樁」嚴重不足,若無法提升,根本不會想換電動車。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中油會率先增設充電樁,並進一步評估擴大量體。另外,也規劃時間電價,提高換車誘因,離峰時間充電,一度電只要2塊錢,價差4倍,將在6月正式上路。
政府喊出2040年要達成電動車全面普及的目標,但從國內去年的電動車銷量來看,只有8千多台,占據新車銷量不到1%。專家分析,除了售價高、只能在原廠維修,所以價格也偏高之外,大部分車主很在意充電問題。目前台灣的快充充電樁還不到100座,以台北內湖的尖峰下班時間來看,光是要排隊等待充電,至少半小時。
一年一度「理想家居展」在英國倫敦展開,展覽重點除了追求低耗能、利用再生能源及高科技居家設備,不僅有各式各樣的智慧型家電,還展示了使用模組構造,在4天內就能建造出理想居家概念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