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變
-
美73歲阿茲海默帶因者至今未發病 成新療法契機
|文教科技失智症多半發生在65歲的老年人,但遺傳性失智病患會在人生巔峰的40多歲就發病。而美國一個帶有阿茲海默基因的73歲長者,至今仍然耳聰目明,聖路易華盛頓大學就找來600多名和這名長者一樣未發病的案例進行研究,希望找出躲過失智的基因奧秘,進而發展療法與預防對策。
-
中國鬆綁防疫恐加速病毒突變 英專家建議入境檢測仍必要
|全球3年前從中國引爆的新冠疫情,是否又將捲土重來?中國從嚴控清零到放寬防疫,使得疫情快速爆發。由於中國人口眾多,有利新冠病毒傳播,更增加新變異株出現的風險,加上中國又開放民眾出國。流行病專家警告,中國官方數字不透明,很難判斷是否有變異株的出現,也讓全球各國如臨大敵。
-
從基因判斷疾病風險,精準醫療幫你「算命」
|全球中研院正在執行一項精準醫療計畫,這項計畫預計籌措18億,在全台灣的33家醫院,收案100萬個民眾,用抽血的方式檢驗DNA,透過特殊設計的晶片,就可以預測出罹患83種疾病風險、及藥物代謝的問題,讓民眾及早預防。醫界形容,這可以說是用科學來算命的大未來。
-
Severe COVID Case Induced Encephalitis Related to BA.2.3.7 Variant 重症童併發腦炎 與BA.2.3.7變異株有關
|Previously while the domestic epidemic spread, resulting in various COVID-19 induced encephalitis cases in children, Tri-Service General Hospital analyzed that those children all possess the new virus
-
新冠重症童併發腦炎 三總:帶有K97E突變分支
|生活疫情造成多起兒童確診重症併發腦炎,三總醫院分析,發現病童都帶有全新突變位點K97E的病毒突變分支族群,也就是後來命名的BA.2.3.7,這也是國際首度找到兒童併發急性腦炎的關鍵變種病毒株。此外,台中有一位7旬的女士確診後短時間內體重掉了10公斤,站立走路都非常吃力,經過診斷為新冠後肌少症。
-
兒童重症併發腦炎 三總發現BA.2.3.7變異株為關鍵
|生活國內先前疫情蔓延,造成多起兒童確診重症併發腦炎,三總醫院分析,發現病童都帶有全新突變位點K97E的病毒突變分支族群,也就是後來命名的BA.2.3.7,這也是國際首度找到兒童併發急性腦炎的關鍵變種病毒株。
-
英國研究發現58種癌症突變特徵 助醫師對症下藥治療
|全球英國劍橋大學研究團隊為了瞭解癌症腫瘤起源,研究英國1萬2000多名患者的全基因組,結果在他們的DNA中找到58種新的致癌基因突變特徵。科學家指出,透過這些突變特徵,未來醫師就能為癌症患者量身制定治療方式,挽救更多生命。
-
B肝病毒突變可躲避免疫細胞 恐低估致癌風險
|環境陽明交大臨床醫學研究所與台北榮總研究發現,B肝病毒突變可躲避免疫細胞,也較少釋放到血液裡,造成抽血檢驗的病毒濃度低,肝指數也偏低,但其實病毒大量滯留肝細胞,恐怕低估致癌的風險與治療需求。
-
中研院開發全球首個廣效mRNA疫苗 可對抗各種變異株
|文教科技新冠肺炎疫情還沒有平息,各國也持續進行疫苗研發。中研院在研究方面有新突破,由前院長翁啟惠和馬徹的研究團隊,研發出全球第一支,能誘發出廣泛的保護性抗體和和T細胞免疫反應的廣效mRNA疫苗,還可以對抗各種變異株,並提供優秀的保護力。
-
遺傳基因突變 土耳其混血藍貓多長一對耳
|全球土耳其有一隻混血的俄羅斯藍貓,因為遺傳基因突變,造成牠有4隻耳朵,跟下巴缺陷,但不會影響聽力。而牠與眾不同的模樣,也在網路上走紅,粉絲超過7萬。俄羅斯則是有一隻4個腳掌被砍斷的小狗,在獸醫的協助下,用3D列印技術,裝上鈦合金義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