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座污水廠沼氣發電機啟用 估年產540萬度綠電、省千萬電費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由北市府代管的八里污水處理廠,今(4)日正式啟用全國公共污水處理廠首座沼氣發電機,預估可年產540萬度綠電,並減少2000噸碳排及千萬元電費。目前桃園龜山水資源回收中心也規畫增建沼氣發電機組,預計可在今(2025)年內完工啟用。
為因應淨零減碳趨勢,並落實「轉廢為能」政策,台北市政府代管的八里污水處理廠,設置全國首座公共污水處理廠沼氣發電機,4日正式啟用,預估每年可產出540萬度綠電,並減少2000噸碳排及千萬元電費公帑,等同汽油車少開1000萬公里,或是種下10萬棵樹來固碳1年。

北市府指出,八里污水處理廠目前每日處理大台北地區逾132萬噸生活污水,這次設置啟用的沼氣發電機為600KW,會將污泥厭氧消化過程產生的沼氣轉化為綠能,供廠內電力使用。
為提升整體系統運轉效率,八里廠也在今年3月完成2座消化瓦斯鍋爐更新工程,使蛋形消化槽溫度可維持在35°C,提供沼氣發電機穩定燃料氣源,使每月產氣量增幅逾8成,同時結合既有消化槽產氣條件與餘熱回收設計,提升沼氣整體使用率。
北市衛工處長程培嘉表示,將持續優化沼氣利用效率,並評估導入能源自主監控系統,盼能讓該廠成為全國再生能源示範場域。
在此之前,台灣的垃圾掩埋場、私人養豬場及工業區已有類似的沼氣發電應用案例,至於污水處理廠部分,北市內湖污水處理廠2020年曾引進相關技術,但主要是把沼氣當「鍋爐燃料」,並非設置完整發電機組。另外,龜山水資源回收中心目前也正規畫增建400KW的沼氣發電機組,預計今年完工啟用。
李彥穎/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