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擬對俄祭出第六輪制裁 醞釀年底前禁石油進口

歐盟討論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祭出第六輪制裁,醞釀在今年底前分階段禁止俄羅斯石油進口,大幅削減蒲亭的軍事費用。歐盟從過去高度仰賴俄羅斯能源,到現在要盡快戒斷實現能源自主,面臨著轉型大挑戰。液化天然氣雖然是個替代選擇,但價格高貴,碳足跡更高,經濟與環境負擔備增。也有人認為這是加速綠能轉型的契機,農村沼氣發電鹹魚翻身。

一艘俄羅斯油輪被擋在荷蘭外海好幾天,因為阿姆斯特丹碼頭工人拒絕為它卸貨,表達對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的支持。歐盟執委會這禮拜,已經正式提案將它列入第六輪對俄制裁,全面禁止俄羅斯輸入原油與成品油。

俄羅斯三分之二的石油出口到歐盟,佔歐盟總進口量三分之一,蒲亭二月底揮軍烏克蘭以來,歐盟又支付了200億歐元給俄羅斯,等於資助了侵略者軍費。歐盟打算分階段,在今年底之前斷絕俄羅斯石油,進口量最大的德國立場已經從謹慎轉為支持,自主降低進口量。歐盟當局呼籲民眾盡量在家工作、少開車出門、節約能源,因應接下來必然發生的物價波動與經濟衝擊。

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表示,「我們過去高度依賴俄羅斯石油,進口達到35%,現已降到12%,當然這對我們是沉重的負擔,但我們已準備好這樣做。」

(圖/美聯社)

但幾乎完全仰賴俄羅斯能源的匈牙利與斯洛伐克則反對這種做法,正尋求豁免或是更長的寬限期,因為改用其他供應國的海上油輪運輸,對這些內陸國家很不方便。而歐盟境內的消費者,普遍預期6到9個月內汽油價格將會飆漲,開始能囤就囤,短期內又為俄羅斯衝了一波業績。

歐盟計畫在2030年之內完全戒斷俄羅斯化石能源,更棘手是佔比高達4成的天然氣。上禮拜波蘭與保加利亞因為拒絕配合以盧布付費,遭俄羅斯切斷供應,引起其他會員國警覺;這禮拜各國同意在冬季之前填滿8、9成的天然氣儲備,但這只能治標,希臘北部港市亞歷山卓波利開始興建第一個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是歐盟屬意的多樣化出路。

保加利亞總理佩特科夫表示,「這不僅是一個能源計畫,而且是一個地緣政治計畫,將改變整個地區的能源版圖。」

所謂液化天然氣是由9成甲烷以攝氏零下161度超低溫處理而成,體積縮小600倍,方便運輸,這樣可以讓歐盟擴大從美國、卡達、澳洲、奈及利亞或阿爾及利亞等產地進口,預計每年進口500億立方公尺的液化天然氣,但價格會貴個4、5倍,而且中國等亞洲新興國家需求也很龐大,新來源無法完全替代俄羅斯所佔的份額,對環境問題而言更是開倒車。

法蘭西24電視台記者說:「長期而言這代表著龐大的投資,使用更多的化石燃料朝著能源獨立更進一步,但對氣候問題則是倒退一步。」

能源工程師柯迪耶茲認為,「天然氣跟我們的碳中和目標不相容,它仍然是一種化石能源,而且碳足跡非常高,因為要冷凍處理,還要透過長時間、長距離的船運,液化天然氣排放的溫室氣體比透過管線運送的天然氣高,主要是二氧化碳與甲烷。」

戒除俄羅斯能源與化石燃料也可能成為加速綠能轉型契機,歐盟執委會計畫年底之前倍增綠色天然氣,也就是農場裡常見有機廢料製成的生質甲烷產量。

生質能源廠創辦者弗利波表示,「泥漿、糞肥、麥稈或是洋蔥皮、胡蘿蔔渣之類的廚餘,我們將它混和、加熱,讓它發酵,細菌花上60天將它分解,之後就能獲得沼氣與沼渣,沼渣變成肥料;沼氣成為能源。」

法國西部貢捷堡這座沼氣工廠,已經可以提供170萬戶家庭所需的烹飪與暖氣能源,目前德國有超過1萬1000座生質沼氣工廠,法國也有1400家,雖然無法立即全面改寫國家能源佔比,卻是地方層面快速轉型的方法,許多農場早已達到能源自足。

雖然目前生質甲烷價格比較高,但近期地緣政治不安也讓俄羅斯天然氣價格暴漲,若能得到政策補助支持,沼氣綠能將可取得更大優勢。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