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四大公投/重啟核四最夯、綁大選熱度低 透析1218公投網路聲量

2021年四大公投即將登場,《公視新聞網》近日實地街訪,探究年輕族群對於12月18日的觀察與看法。四大公投在社群平台上的討論也持續沸騰,《公視新聞網》透過輿情數據系統「QSearch」調查在2021年11月5日至12月5日一個月內,四大公投案在臉書上的討論聲量,分析包括關鍵字排名、熱度高低時間點,並採訪專家學者解讀,帶你一起了解各案的網路熱度。
提案連署人數最低 「重啟核四」卻是最熱關鍵字?
以「公投」為關鍵字輸入搜尋系統,結果顯示「核四」關鍵字的相關度最高,但若比較連署率,核四案連署數僅37萬5417人是四案最少,與連署人數最高的「珍愛藻礁」70萬4397人相較,超過30萬人。
「重啟核四」連署人數低,網路討論度卻極高,對此,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陳方隅認為,擁核團體都是從網路起家,因此社群活躍度高。陳方隅並指出,核四在四個公投案中也是爭議最久的一題。

IORG(註1)研究團隊共同主持人游知澔則分析,從他們蒐集到的數據來看,中國媒體始終關注萊豬,但近期議題設定開始出現變化。「跟公投有關的研究,4月到10月中算是早期,包括台灣與中國媒體,主要都是在討論萊豬。但從9月中到近期,台灣這邊議題熱度轉向核四升高,中國仍以萊豬議題為主。」
政大國發所助理教授黃兆年表示,今年公投未綁大選,案數也較2018年少,但台灣和中國剛好提出欲加入CPTPP的議程,所以萊豬一案因涉及台美經濟合作、TIFA、CPTPP等,才變得格外醒目。
至於為什麼臉書用戶討論的重心會從萊豬轉移到核四,陳方隅認為,一方面是前期台美關係變得緊密、新聞多,相關團體藉此炒作萊豬議題;來到後期後,媒體則將焦點轉移至核能議題。
羅智強、蔡英文在四案公投中聲量高
朝野政黨紛紛動員進行政黨立場宣講,各政黨針對四大公投也紛紛喊出口號,包括執政黨的「四個不同意」、國民黨的「四個同意」、時代力量的「三好一壞」以及民眾黨的「兩好兩壞」。《公視新聞網》因此依據QSearch對Facebook與Instagram上的粉絲專頁影響力分數(註2)計算,進一步分析公投案與網路粉絲專頁影響力程度。
結果顯示,第17案「重啟核四」公投影響力分數最高的前三大粉專分別為蔡英文、《溏風報傳媒》與賴清德;第18案「反萊豬」公投影響力分數最高的前三名皆是國民黨人士,依序為羅智強、趙少康與朱立倫;至於第19案「公投綁大選」影響力分數最高的前三名則以羅智強、朱立倫和蔡英文為前三高分;第20案「珍愛藻礁」公投結果,羅智強、蔡英文和朱立倫仍是位居前三名的大聲公。

游知澔根據IORG研究團隊的研究結果來看,經爬梳各大平台公投相關資料,各案提案人出現次數都很多,總統蔡英文在各項議題上的出現頻率則位居其次。
陳方隅則歸因於社群媒體的特性,「羅智強和蔡英文就是兩黨中經營的最好的、最久的,這反映出他們長久社群經營的成績。」
至於哪一個政黨在四大公投上的聲量較大?游知澔指出,以政黨口號進行搜尋,從原始資料來看,不論從文章數、按讚數(互動數)或分享數,民進黨的「四個不同意」都是最高。但若從平均按讚數和平均分享數來看,國民黨一篇文章獲得的平均按讚數及平均分享數皆最高,民進黨則相對較低。
但IORG研究團隊也提醒,民進黨網路聲量較高,有可能是因為文章數多,並非真正代表獲得較多人支持與分享。
討論度隨說明會上升 「公投綁大選」熱度低
受疫情影響,公投從8月28日延後至12月18日舉行,關於公投的討論也隨著提案正反方的論述交鋒而有所提升。陳方隅分析,上次的全國公投與大選相綁,各政黨為了選舉而動員,但今年公投受疫情影響,討論遲至近2個月才展開。黃兆年也指出,因今年公投沒有綁大選,「與2018年的全國公投相較之下,今年的公投議題本身成為焦點,但也因為沒有綁大選相對不被公眾關注。」
觀察各項公投案相關發文數量及討論度上升的時間點,幾乎都與公投說明會相關,「重啟核四」、「反萊豬」兩案分別在11月18日及11月24日電視說明會時,討論熱度來到一個月內高點。

其中11月18日的「重啟核四」電視說明會,更因領銜人黃士修對反方主講者台電核能發電處長許永輝說出:「我誠心建議你,等等小心說話,若你宣稱核四廠有什麼問題,辯論會一結束,我就到台北地檢署告發你」、「你身家安頓好了嗎,聽說你太太希望你早點退休」等發言,引發網路上熱烈討論。
除了電視說明會,各黨政治人物的臉書貼文及實地走訪行程也影響討論度。總統蔡英文在11月25日到桃園視察藻礁及大潭電廠,該日「珍愛藻礁」一案的討論度,隨即追上「反萊豬」一案,至於「公投綁大選」與其他三案相比,討論熱度始終相對較低。
網路聲量 是「誰」的聲量?
日前《公視新聞網》實地走訪校園,發現部分大學生對於公投四案瞭解不多,或對返鄉投票意願亦不高。有人認為投票不符合時間效益,個人意見無法影響大多數人的決定。也有同學表示,「回家要考量到車錢、時間,所以不會想回去。」
即便政黨在社群平台積極宣傳理念,但首投族、大學生關注度始終不高,陳方隅指出,除了課業忙碌,且大學生政治參與經驗不足外,「大家直覺會認為這是政黨動員,反而會對公投案更加反感。」他認為,各地的公民團體或議員應舉辦深度座談,才有辦法吸引到中間選民與年輕族群。
四大公投即將登場,網路充斥著各種資訊,黃兆年表示,對於網路聲量的探討,必須去思考背後是否存在操作議題的可能性,他進一步指出,所謂的網路聲量除了有部分公民的聲音外,也可能存在網軍、公關公司甚至是境外勢力的操縱,「我們要去思考網路聲量,是誰的聲量,反映的是誰的聲音。」
- 圖解四大公投/台中2案連署率衝第一 7張圖帶你看六都連署情況
- 觀點/公投綁不綁大選?投票成本與修復成本的再思考
- 公投是大型民調?2018 公投 7 案通過,後來怎麼了?
- 話說從頭/攻防拉鋸20年,藻礁公投如何走到今天?
- 話說從頭/吵了40年,核四公投會是終局之戰嗎?
註1:IORG 於 2019 年由新聞媒體工作者、社會科學家、資料科學家、社會運動者組成,是以公開資訊、科學方法、在地連結,反制極權擴張的台灣跨領域研究團隊。
註2:影響力分數之計算方式為,粉絲專頁所有符合搜尋結果之貼文,公式如下:讚數*0.1+回應數*0.1+分享數,三者加總。分數越高者代表粉絲專頁符合搜尋條件之貼文數多,或是紛絲專頁的影響力大。
註3:《溏風報傳媒》創辦人為林新凱,於2017年設立,同時有經營臉書粉專及YouTube頻道《FONG.溏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