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豬
-
時話實說/爭點整理與剖析:從食安到經貿,4大爭點論辯萊豬公投
|政治有話好說邀請「禁萊豬進口」公投案正、反雙方同台辯論,並與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台灣科學媒體協會合作,針對辯論內容進行爭點整理、資料脈絡的補梳理與查核,透過「時話實說」系列,提供讀者完整議題解析與對話。
-
話說從頭/回首「萊時路」:萊豬開放的漫長旅程,經歷了什麼?
|政治即將在12月18日投票的第18案「萊豬公投」,考驗民眾對政府在「科學標準」與「食品安全」的信任程度,也牽涉美國對於市場開放的長期關切。從馬政府開放萊牛,到蔡政府開放萊豬,人民對「萊克多巴胺」所知多少?這一切又是怎麼與台灣扯上邊的?
-
趙:開放萊豬非入CPTPP必要條件 蘇:台不遵守有加入可能?
|政治年底四大公投即將登場,藍綠攻防越演越烈。針對反萊豬公投,中廣董事長趙少康以新加坡為例,表示開放萊豬並非加入CPTPP的必要條件,行政院長蘇貞昌反問,CPTPP的11個會員國都容許進口萊豬,只有台灣不遵守,有可能加入嗎?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強調,不要把任何的政治跟貿易完全畫上等號。
-
「原產地標示」遭美貿易報告質疑暗示食安疑慮 蘇貞昌:標示產地並非針對美國
|美國貿易代表署公布2021年貿易障礙評估報告,其中針對台灣的部份,鎖定萊豬議題,指出「原產地標示」以及「公布萊劑最大殘留容許值」的做法,是不精確的暗示美國萊豬及其製品有食安疑慮。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標示產地,並非針對美國。主婦聯盟也表示標示原產地,美國也有意見,根本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在每年4月前夕,都會公布貿易障礙評估報告。由於台灣已在今年初開放含萊劑美豬,以及30個月齡以
-
避免食著瘦肉精 學者:擴大國產豬經濟規模
|今年起,開放美國帶瘦肉精的豬肉、進口臺灣,現時國內敢有?業者掛保證,強調這陣臺灣、都無豬肉有瘦肉精,有學者認為、擴大國內飼豬產業的、經濟規模,降低進口需求,也會當降低食著瘦肉精的風險。 貨車出出入入,進口的冷凍豬肉,準備送去加工廠加工。 對今年開始,出貨進前,箱仔頂頭攏愛貼紙,註明廠號,標示看敢有精肉精。 進口商李春來頓胸坎掛保證,強調這馬根本無萊克多巴胺的豬肉入來,伊也講遮對美國、西班牙、荷蘭、
-
民調顯示蔡滿意度五成一 為13月來新低
|兩岸台灣民意基金會公布一月最新民調,顯示總統蔡英文與蘇貞昌聲望持續下跌,蔡英文的執政滿意度有五成一、不滿意度三成六,也是13個月以來新低。不過對於拜登上任後是否衝擊台美關係,有六成五的民眾並不擔心。 美國政黨輪替,新任總統拜登在1月20日正式就職上任,川普時代宣告結束,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最新民調顯示,台灣人對拜登上任的擔憂,跟三個月前相比,反而減少十個百分點。民調顯示,將近65%民眾不擔憂拜登上任後台
-
接受日媒專訪 柯文哲直言有意參選2024、2條件下同意核食
|兩岸台北市長柯文哲在接受日本產經媒體專訪時,直言有意參選2024總統大選,也不反對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但是有2個條件,就是科學檢測沒問題,而且標註產地。他上午強調,不管對美國萊豬還是日本核食,應該都要有相同標準。不過,政府對核食開放的態度是什麼?立法院長游錫堃指出,目前沒有得到訊息,但希望行政部門依照科學的證據來做決策。 疫情當前,台北市長柯文哲率領局處首長宣布台北燈節延後,同時也大讚指揮中心的
-
豬肉食品包裝標示規定不一 業者籲統一作法
|「豬肉儀表板」上的美豬進口量,截至8日最新統計顯示,已經有96噸的美國豬以及可食用部位進口台灣,目前、萊劑仍舊是零檢出。而因應萊豬開放政策,業者得重新印製食品外包裝,加註「豬肉原料原產地」。只是因通路不同,官方要求標示作法也不盡相同,業者則期盼政府能統一標示。 香腸在平底鍋上煎得滋滋作響,萊豬來襲,食品店家紛紛張貼出台灣豬標章自清。尤其農曆年節到來,年菜預購開賣,佛跳牆、豬腳腿庫、各式豬肉加工品外
-
2020年十大消費新聞 肺炎疫情、萊豬最熱
|社福人權消基會今天公布2020年的十大消費新聞,包括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相關新聞,以及萊豬開放進口、錢櫃大火、遠航無預警停飛、廢照等重大新聞,全都上榜。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觀光業者叫苦連天,知名餐廳倒閉歇業、商圈生意受到嚴重衝擊,肺炎疫情襲來,影響了民眾的生活,也成為消基會選出的2020年十大消費新聞第一名。 消基會秘書長徐則鈺指出:「除了口罩之外,甚至在去年大概2、3月的時候,也發生了衛生紙之亂、
-
藍推「反萊豬、公投綁大選」連署 在全國各地啟動
|國民黨反萊豬綁大選,兩項公投9日正式在全國連署起跑,力拚第二階段3月份能夠50萬份達標。前總統馬英九、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到桃園宣傳,馬英九痛批蔡總統獨裁又說謊;台北市立委蔣萬安則到市場呼籲連署,展現高人氣,不到一小時就募集超過800份連署書。 國民黨「反萊豬、綁大選」2項公投街頭連署,9日正式在全國各地啟動。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前總統馬英九首站來在桃園中壢,簽下連署呼籲民眾響應。 馬英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