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愛藻礁(三接遷離)公投案牽涉環境保護及未來供電、能源轉型等議題,位在三接設址所在地的桃園觀音區大潭里投票率超過4成,反對票大於同意票,而在全台投票方面,不同意票同樣大於同意票。珍愛藻礁公投案領銜人潘忠政表示,只能謙卑的接受,即使失敗,在藻礁保育這條路還是會持續下去。
在公視《有話好說》節目〈三接遷離藻礁?〉的辯論中,多次提到本所協助進行水工模型試驗與數值模擬的部分,作為本計畫主持人,補充說明論點如下。敬覆黃國書研究員「水工模型試驗與數值模擬」一文第一,正方所引述外推方案漲退潮圖,是「海潮流模擬圖」非「港區波浪模擬」。此圖是模擬建港前與建港後海潮流的流速與流向,並將兩者套疊。這張圖顯示的是在漲退潮過程中,漲潮速度最快與退潮速度最快的瞬時情境。除了箭頭之外,圖上的
四大公投明日投票,國民黨今日晚間舉辦「民主守夜」晚會,為18日的公投日做最後衝刺。戰鬥藍發起人趙少康在晚會上表示,明天不去投票,就是支持民進黨。民進黨則於北高兩地展開公投之夜衝刺選情。
1218四大公投最後倒數!本次公投計有第17案「重啟核四」、第18案「反萊豬」、第19案「公投綁大選」,以及第20案「三接遷離」。透過四公投歷史背景介紹與數據解讀,在2021公投進入最後衝刺之際,一同回顧提案起源與最終盤點本次公投投什麼。
有話好說邀請「三接遷離」公投案正、反雙方同台辯論,並與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台灣科學媒體協會合作,針對辯論內容進行爭點整理、資料脈絡的補梳理與查核,製作成「時話實說」系列,提供完整的議題解析與對話。
2017年《公民投票法》修法,將公投投票年齡自20歲下修至18歲,今年約有48萬名18歲以上、20歲以下的青年為首投族,而年輕人政治冷感、參與率低的現象,使得每逢選舉,首投族的投票意向就倍受關注。P# 新聞實驗室在1218公投前實際走訪大學校園,想了解首投族的投票意願,他們對於這次公投案的了解程度又有多少?
《公視新聞網》透過輿情數據系統「QSearch」分析,從關鍵字排名、熱度高低時間點等面向,歸納四大公投案在臉書上的討論聲量,發現:「重啟核四」連署人數最少,但關鍵字的相關度最高,羅智強、蔡英文在四大公投案中的三案,聲量排名皆在前三;而有電視說明會發表日的同一天,關於公投的討論聲量也隨之升高。
第四場公投說明會,第20案藻礁公投,正反方代表為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劉月梅,及行政院政務顧問謝志誠。劉月梅訴求生態永續,強調不應該要求藻礁搬家,三接將破壞豐富生態;謝志誠則以兒童繪本水雉的浮葉舉例,認為三接與高鐵都是共存方案。
從數字發現,六都連署率中,台北市在「重啟核四」連署率位居六都之冠;台中市則在「反萊豬」及「公投綁大選」兩案拿下第一;桃園市在「珍愛藻礁」連署率則是位居六都之首。
距離四大公投的投票日剩下不到一個月,國民黨也持續為公投宣傳,像是前總統馬英九和中廣董事長趙少康,還有前台北市長郝龍斌等人,上午也在台北中正區開講。對於《美麗島電子報》的最新民調,「重啟核四」還有「珍愛藻礁」的不同意支持度已經大於同意,而且「反萊豬」還有「公投綁大選」的數據也開始接近,馬英九認為還有時間可以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