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
-
澳洲袋熊染疥癬成致命原因 「隔空上藥」助恢復健康
|全球圓滾滾萌樣十足的袋熊是澳洲獨有的可愛動物,但牠們容易染上致死率極高的皮膚病「疥癬」,新南威爾斯州一處露營園區最近就發現袋熊生病,園方特地找來野生動物慈善組織教導員工和居民如何替袋熊隔空上藥,幫助牠們恢復健康。
-
台中抽查11件史萊姆黏土 5件硼超標、最高達8.6倍
|生活台中市抽檢市售11款史萊姆黏土,發現其中5件硼元素超標,最高達8.6倍,已要求販售的書店和網路平台立即下架,後續將面臨最高200萬元罰鍰。毒物科醫師提醒,黏土中含有硼,幼童長時間接觸或碰觸口鼻會刺激皮膚和黏膜甚至潰瘍,家長要小心。
-
澳新創產業模仿鯊魚皮膚結構 研發省油減碳飛機貼膜
|全球鯊魚獨特的皮膚結構與流線體型,讓牠擁有出色的游泳速度。澳洲1家新創產業藉此獲得靈感,研發出1種仿效鯊魚皮的膠膜塗層,黏貼在飛機機身側面,可減少氣流阻力,提升飛行效率,降低航空碳排。目前包括美歐多家航空公司以及美國國防單位,都和這家公司合作開發產品。
-
醫學系畢業生從事醫美增 醫院皮膚專科醫恐出現斷層
|社福人權根據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統計,全國400多家區域醫院和地區醫院高達7成都沒有皮膚科專科醫師,出現人力斷層,原因包括有部分醫學系畢業就直接去從事醫美的「直美現象」。醫界擔憂,萬一出現皮膚重症病患時也只能往醫學中心送,恐加劇醫院壅塞現象。
-
歐洲皮膚科醫師數量少 英AI皮膚癌檢測App助及早診斷
|全球陽光帶來的紫外線不只會讓人曬黑,長期曝曬還會使皮膚細胞產生癌變。而皮膚科醫師出現供不應求,以歐洲為例,每百萬人口平均只有30位皮膚科醫師,讓許多患者難以求診。英國一家科技公司研發一款手機App,結合AI與專業皮膚鏡頭,讓患者在家就能輕鬆檢測皮膚癌,而且這項技術已經獲得歐盟合格認證標誌。
-
美CES消費性電子展新發明 電動滑雪板加馬達突破地形限制
|全球拉斯維加斯的消費性電子展,今(2025)年有許多新奇的發明。除了有特別的肌膚檢測儀,還有人研發出解憂頭帶,會釋放電流、刺激大腦,減緩憂鬱症。另外現在滑雪正夯,有廠商推出電動滑雪板,體力比較差的人也能玩。
-
可望讓人類皮膚變透明? 科學家研究以食用色素透視實驗室老鼠
|文教科技近期科學家將常用於多力多滋或為烤鴨添色的合法食用色素「食用黃色4號」,塗抹在實驗鼠的皮膚上,能讓皮膚在紅光下變得透明,下方的器官與肌肉都清晰可見。由於人類皮膚厚度比老鼠厚10倍,因此還要進一步研究如何運用於人體。
-
-
研究:老化並非漸進、線性過程 44歲和60歲是關鍵年齡
|生活期刊《Nature Aging》近期刊登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人類並不是隨著時間緩慢而穩定的老化,而是會在44歲和60歲時出現劇烈改變。該研究的其中一位作者認為,這些發現強調了在40歲後改善生活習慣和定期體檢的重要性。
-
臺中有餐廳辦慶祝會放彩煙煙火 引安全疑慮
|台中有民眾去親子餐廳用餐,煞有別人佇遐舉辦PARTY放彩煙煙火,毋但聲音真大聲,煙霧也真大陣,害眾人攏驚一趒。醫師提醒:這寡物件可能會造成目睭、耳仔、呼吸道和皮膚的傷害,雖然消防局確認in放的彩煙是合法煙火,毋過猶是違反空污法,環保局會開罰單。(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