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袋熊染疥癬成致命原因 「隔空上藥」助恢復健康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圓滾滾萌樣十足的袋熊是澳洲獨有的可愛動物,但牠們容易染上致死率極高的皮膚病「疥癬」,新南威爾斯州一處露營園區最近就發現袋熊生病,園方特地找來野生動物慈善組織教導員工和居民如何替袋熊隔空上藥,幫助牠們恢復健康。
新南威爾斯州南部的韋賈斯伯是一處位於河谷、風景清幽的自然露營園區,這裡山坡與森林交織很適合築巢與覓食,因此棲息著不少袋熊。不過近來園區發現有些袋熊染上了疥癬,如不及早治療,這種常在袋熊族群爆發大規模感染的皮膚病會輕易奪走牠們的生命。

澳洲自然露營園區經理席利說明,「疥癬會讓袋熊痛苦死亡,看起來就像牠們的皮膚不斷剝落。」
為了解決袋熊的疥癬問題,園方找來了野生動物慈善組織專家,設法訓練員工和附近居民當起袋熊小護士,他們最後都學會了在長棍上綁藥水瓶,幫袋熊隔空上藥。

澳洲自然露營園區經理席利表示,「我們會隨著帶著藥物與設備,趁巡邏時幫他們上藥。」
因為袋熊是動物界的短跑高手,賣力跑起來時速能高達每小時40公里,加上牠們大多是夜行性動物,白天不常現身,這些因素都增添了袋熊皮膚病治療上的困難度。因此人們只要看見有皮膚病的袋熊現身就要抓緊機會小心靠近,再趁其不備把罐子裡的藥水倒在牠們身上。不過這樣的治療要有效,每隻染上皮膚病的袋熊至少要上4次藥,因此野生動物專家還提供了一個妙招。
澳洲野生動物慈善組織Wildcare成員古拉席諾說道,「我們得利用地洞活板裝置,它這是一種安裝在洞口的設備。」

由於袋熊都是住在地洞裡,這個活板裝置可以在牠們出入洞口掀起板子時,同時讓藥水往自己身上倒,如此一來治療的效果就能大幅提升。
澳洲袋熊保育組織Womsat 創辦人歐德博士提醒,「袋熊對於環境相當重要,牠們會挖掘大型洞穴,代表牠們會翻動土壤進而幫助植物生長,也能為其他動物提供庇護。」
雖然除了北方毛鼻袋熊這個品種之外,多數袋熊在澳洲都不是瀕危物種,但人類積極參與治療皮膚病的保育行動也有助於確保牠們的族群,進而守護整個生態系統。
吳仲安/編輯